第17部分(第3/4 頁)
的報道,後者經常挖掘一些名人緋聞。
真正讓默多克在英國奠定地位的是《太陽報》,這份報紙的成功也讓默多克有資本對英國的傳統習俗說不。
經過20多年的打拼,默多克在澳大利亞建立起來了一個以小報為主的報系集團(他在澳大利亞的大多數報紙瞄準的並非低端市場,而是中端市場),而默多克也逐漸形成了這樣的商業理念—許多澳大利亞商人前赴後繼來淘金的英國其實只有一份重量級的日報,那就是《鏡報》,而《鏡報》則擺出了一副自己並非街頭小報的架勢。
《鏡報》隸屬於IPC媒體集團,它的發行人也是在業界久負盛譽的休·卡德利普(Hugh Cudlipp)。默多克40年之後回憶說,休·卡德利普沒有把握好自己,終日和那幫酒肉朋友混在一起,並沒有想當好一個總編。在默多克看來,休·卡德利普做了一個發行人最不應該做的事,他背叛了在報社辛辛苦苦工作的員工,他想要改變報紙的定位,去瞄準高階市場,結果卻落個慘敗。在哈里·蓋伊·巴塞洛繆的領導下,《鏡報》一度成為“二戰”後英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默多克也稱讚巴塞洛繆是一名“出色的記者”。默多克這番評價不是說巴塞洛繆是一個發現真相的高手,而是說他善於包裝、表現,而且酒量也不錯(如果你酒量夠好的話,就更能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好的包裝者和引人注目者)。默多克語氣輕鬆地對我回憶說:“老天才知道巴塞洛繆窩在哪家酒吧裡喝酒呢!有時候都已經下午3點鐘了,報社把剛排完版的清樣寄給他看,報紙必須在下午4點鐘就印刷,因為要運到蘇格蘭和很多其他地方的報亭。巴塞洛是一個出色的記者,他讀著這些已經排完版的文章,然後會讓人把清樣送回報社,還要求說‘把那些跨版面的照片給我加上去’。”默多克認為,《鏡報》“很有氣魄,是徹底的反精英階層的一份報紙。在‘二戰’期間,軍人們都很喜歡讀《鏡報》。我覺得前前後後差不多用了20年時間吧,這份報紙也做到了改頭換面”。在默多克看來,這份報紙變得愛說教了,表現出了開明派的那種坦誠和沉穩,這也是默多克最希望自己的報紙達到的目標。
在默多克看來,他的這個競爭對手決定了市場的走向(這次的競爭對手是一個自我滿足、算不上英勇頑強、擁有400萬份發行量的對手)。儘管默多克已經擁有了《世界新聞報》這份重量級的週報,但他仍在覬覦更大的市場,他還希望一週除了週末以外的5天也有事情讓他忙碌起來。 txt小說上傳分享
獨狼(11)
默多克曾經一度想要收購《每日見聞報》,這是諾斯克裡夫爵士的繼承人創立的聯合報業公司旗下一份日益衰微的報紙,後來這次收購活動也無果而終(《每日見聞報》後來併入了《每日郵報》)。默多克也考慮過要創立一份自己的日報。
接著,時間的指標就到了1969年,羅伯特·馬克斯韋爾把《太陽報》推上了歷史舞臺。
《太陽報》創立之初名為《每日先驅報》,原來是屬於工會大會的一份對開報紙,20世紀30年代時也是英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二戰”結束之後,《每日先驅報》的發行量一落千丈,《鏡報》的母公司IPC媒體公司於1961年買下了《每日先驅報》。IPC媒體公司用了幾年的時間將《每日先驅報》重新定位,使這份報紙的受眾群開始面向年輕人,並更名為《太陽報》。隨著這份報紙發行量萎縮到只有原來的一半(85萬份)之後,IPC媒體公司曾經考慮過要關閉這家報社。工會威脅說,一旦關閉這家報社,那麼工人們就會去找IPC媒體公司旗下的其他報紙出氣,羅伯特·馬克斯韋爾希望能夠買下《太陽報》。他的初衷是,買下《太陽報》後,他會削減員工,因為它的發行量不大,不會對《鏡報》構成威脅。
默多克知道《太陽報》的工會不願意把報社交給羅伯特·馬克斯韋爾,他得知了這筆交易之後,就給“各利益相關方”寫了“秘密”信件,這份信件當然也寄到了《太陽報》的工會。默多克在信件中說,如果《太陽報》和羅伯特·馬克斯韋爾不能達成協議的話,他對《太陽報》也是感興趣的。默多克很清楚,如果IPC媒體公司有其他選擇的話,工會是不會同意把《太陽報》賣給羅伯特·馬克斯韋爾的。因為默多克已經得到了工會的支援(他後來又剝奪工會的權力),IPC媒體公司不得不把《太陽報》按羅伯特·馬克斯韋爾給出的低價賣給了默多克,而默多克日後則成了IPC媒體公司最強勁的競爭對手。
在默多克的領導下,《太陽報》沒過多久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