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3/4 頁)
只不過現在……劉冕並不樂觀的在想。在李賢勸阻之後武則天恐怕要對那些仍不願歸降的李氏皇親,痛下殺手了!
與此同時,那些不願意來洛陽的皇親們,也絕對不會坐以待斃引頸就戮。他們敢於公然違抗朝廷鈞命,是否自己也在暗中策畫著什麼密謀?
劉冕猜想,武則天肯定早在一個多月前就和李賢開始了私底下的行動。這其中包括直接面對面地勸服裴炎與關隴貴族、以書信的方式遊說李家皇室入京參加祭典(實際便是向太后投誠)。而那些皇室之人的回覆,肯定不盡相同。
怪不得這些日子以來。關中兩京之地風聲鶴唳,武則天恐怕也早就嗅到了這其中的異樣氣味提高了警惕。
這一場大祭典,是否就是武則天對李氏皇族下的一道最後通牒?來則生,不來則滅!而那些膽敢不來的皇室們,暗中又會幹了一些什麼?!
揚州徐敬業方才平定……天下莫非又要爆發戰亂不成?!劉冕想到這裡,心裡略有點揪緊。他不禁嘆道,這幾年來我所做的一切,先是為了自己保得小命然後走上一條舒服點地路,若能給大唐天下減少一些損失、讓武則天少殺一些人,也算功德一件。如今救了裴炎與關隴仕族。卻無法避免武則天與李室皇族之間的血腥一戰嗎?
看來,我個人的力量還是太過微不足道了……會不會有那一天,我劉冕也能左右天下大局、呼吸間令風雲變色、班聲動而北風起呢?!
祭祀繼續進行,劉冕站得腿都有點發麻了。期間還發生了一個插曲,武則天居然讓自己的侄子武承嗣擔任祭祀的首獻,武三思擔任亞獻即先後祭拜天地獻上犧品)。而身為皇帝與皇子的李旦與李賢,則是從旁協助。
這種事情若是發生在以往任何朝代時期,都會被認為是不可思議與大逆不道。可是如今……李旦等人忍氣吞聲,武承嗣等人沾沾自喜。群臣與百姓雖有驚愕與不滿,卻無一人敢於發作。而且眾人心中不免認定了一個想法:太后這是在竭力提拔自己的侄子。讓他們在天下人面前出盡風頭。
祭祀進行到尾聲,皇親貴胄與文武百官一起上前來參拜天地神明。李家的皇親國戚們,在武則天身前黑壓壓的拜倒一片,彷彿就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這些人,從今天入京之後就不會再回去了。從此羈居洛陽寄居在武則天地籬下。
未時過後。祭禮終於宣告結束。劉冕長長吁了一口氣,看一眼那些年邁的大臣們。好些人臉色都有點發白了仍在堅持。劉冕還真是有點佩服他們那些人的耐力了。
有軍隊戒嚴的維持軼序,一切井然。百姓陸續散去,太后皇帝起駕回宮。劉冕依舊是開路先鋒走在最前。走到龍光門附近時,武則天突然從鸞車裡對劉冕喚道:“劉冕,你近前來。”
“末將在。太后有何吩咐?”劉冕騎馬靠近拱手而問。
武則天臉色平靜,聲音卻透出嚴肅:“你差幾名千牛衛去傳話,請皇帝與潞王回宮之後到仙居殿來。予有事請他們商議。”
“是!”劉冕應下聲來,心忖武則天找她兩個兒子說事,定然是與李家皇室有關!
劉冕就差祝騰等人去傳了話,自己帶人護送武則天車駕回了仙居殿。一路上武則天都沒有再多言也沒有異常舉止,回到仙居殿書房時馬上就發作了。她臉上現出了怒容,讓劉冕等這些千牛衛衛士都不許靠近書房,連上官婉兒也攆了出來,自己獨自一人窩在了房中。上官婉兒忐忑的湊到劉冕邊身低聲道:“壞了!太后很少像這樣生氣了!”
“你迴避吧!”劉冕也沒有對上官婉兒說什麼,暗示她不要管太多閒事。武則天與李家皇室之間的交鋒,既是重大國事,也是尖銳的家庭糾紛這種私事。自然不會告知太多的局外之人。
上官婉兒也頗謹慎的對劉冕道:“這次的事情恐怕非比尋常,你千萬別摻和!切記、切記!”
“知道、知道!”劉冕對她這個女管家輕鬆地笑了一笑,示意她放心。
上官婉兒前腳剛走,皇帝李旦與潞王李賢的車駕就先後到了。李旦下了車,快步就朝書房走去自然不會搭理劉冕什麼。李賢則是在劉冕身前慢下了步子,凝神看了他幾眼,多有憂鬱和緊張神色。
劉冕拱手拜下來低聲道:“殿下不必憂慮。事無大小,平常心。盡人事,聽天命。”
“我知道了。”李賢深呼吸一口,點了一點頭穩步朝書房走去。
李旦和李賢方才進入書房沒多久,離書房稍近一些的劉冕就聽到武則天慍怒的聲音從裡面傳出:“爾等辦事竟然如此不力!李賢,這麼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