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基本群眾都是巴人。
楚人立國之初,“濮在楚西南”。當時關中平原上的周王遠眺南國,心裡喜滋滋地想:“巴、濮、楚、鄧,吾南土也”(《左傳&;#8226;昭公九年》),此時的濮人尚有一席之地。但後來隨著楚國漸強,濮人的生存空間再次被壓縮,終於淪為“遠夷”:
“巴、楚、鄧,中夏之國,惟濮為遠夷耳。”(《春秋左傳正義》)
“中夏”這種說法,是一種以“夏”為中心的文化認同。先周之前以“有夏”為榮,相比而言,“濮”不僅是“夷”,而且是“遠夷”,明顯已被疏遠。濮人從此淡出中原文明的視野,不再引人注意。
略有爭議的是“彭”。
彭姓,是巴人的後裔——土家族的大姓。《括地誌》中提到,楚國西南的濮地,曾有“彭州”,而且武王就是率領這些“西南夷諸州”伐紂的。又說古彭國在“戎府”以南,“戎府”即戎州都督府,是唐初設在四川宜賓的軍政合一的最高權力機關。《括地誌》又是唐代的書,因此這個描述很明確,它既不會是成都西北的彭州,也不大可能是江蘇徐州的那個“彭城”。從方位上看,似乎重慶東南、烏江下游的彭水一帶比較符合。
彭水是早期巴人西進的重要據點,著名的鬱山鹽泉就位於彭水東南。彭水也曾是中國西南地區舉足輕重的歷史重鎮,此地漢屬涪陵,唐置黔州,曾一度成為中央政府羈縻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中心。
問題是,巴蜀地區與“彭”有關的地方還有很多,岷江下游的成都南有彭山縣,嘉陵江畔的閬中市郊也發現過彭城遺址。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尚書》中出現的“彭”,應該是古代巴國附近的一個小國,屬於巴方軍事聯盟的一個組成部分。
順便說說,夏商時期淮河流域的徐州一帶也有過一個大彭國,後來被商王武丁所滅。有趣的是,就在西周取代殷商之後不久,淮河南面出現了一個新的諸侯國,它就是吳國。翻開《史記&;#8226;吳太伯世家》,頭幾句話就會讓你吃一驚:吳國的開國之君,竟然是在周文王姬昌小時候就離開岐山神秘出走,一度杳無音訊的兩位至親伯父。這當中肯定有些蹊蹺!
把心中的疑團擱一擱,且看剩下的“盧”、“髳”兩國。
“盧”,一說在川南瀘州,但杜預稱之為“南蠻”,多數人認為應該就是“盧戎”。商周時期,漢江中游的荊楚腹地有兩個唇齒相依的苗蠻小國,稱為“羅國”和“盧國”。其中盧國(盧戎)位於今湖北襄陽以西的南漳一帶,羅國則在南漳東面不遠的宜城山區。漢水在這裡有條支流叫蠻河,盧國和羅國一個在河的上游,一個在河的下游,彼此距離很近。
盧戎尊虎崇虎,也是巴人一脈。它面積雖小,實力不俗,不僅參加過武王伐紂,還曾聯合羅國將新興的楚國打得找不著北——公元前699年楚國伐羅,“羅與盧戎兩軍之,大敗之”(《左傳》)。不過這對難兄難弟終於後繼乏力,先後為楚所滅。據說秦漢以後盧戎和羅人的後裔輾轉來到朝鮮半島,建立了辰韓、弁韓以及後來的新羅國,從此開創了朝鮮的歷史,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韓國人自稱“太極虎”,也似乎與西周和巴人有關。
“盧”在《牧誓》八國中雖然分量不重,但它附近有座山非常有名。此山是後世楚國的基業和起點,它就是位於蠻河南岸的荊山。荊山後來的故事,和岐山、巴人都有關係。
“髳”也是巴人的一支,這倒沒人懷疑,但對它的具體位置卻各執一辭。《括地誌》雲:“姚府以南,古髳國之地。” “姚府”即姚州都督府,是唐代在今雲南姚安設定的軍政機關。姚安在雲南中部,和岐山遠隔千山萬水,如果那裡的人也跑到牧野湊熱鬧,就有些瞎胡鬧了。《括地誌》的說法不大可信,因此《辭海》說“髳”是“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名,分佈在今川南、滇北一帶”,把古髳國的位置悄悄北移了一些,但仍然太遠……
一個一個看下來,我們終於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常璩說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還真不是一句空話!
從《牧誓》八旅中我們看到,武王所率的王師中,除了周原本族計程車兵,和西羌一帶“有夏”遺民以外,尚有以“微”為代表的關中地區沿途歸附的中原小國。這些力量雖然精銳,但畢竟還不足與紂王抗衡。剩下巴師五國,合蜀為六,已在兵力上佔了大半——這就是“巴蜀之師”的班底!
更重要的是,從參與伐紂的八支人馬的方位來看,庸人來自漢水流域,蜀人來自岷江流域,羌人來自渭河流域,髳人來自丹水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