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2/4 頁)
宮已經對著泰妃不滿了,也不過是看在孃家面上,不作處理而已。
“她真以為那是她家姑祖母。”昌安長帝姬也與妹妹說道,“這還是咱們遼國太皇太后。”
便就是她們兩個孫女,對這位德高望重祖母也是極為尊重。別看太皇太后平時看著和藹,這是人家沒必要和群晚輩計較。
內心中,兩位長帝姬也算對蕭泰妃很是鄙夷。
論出身,公主帝姬算是高貴了吧?名義上如此,但真實公主,像她們這一類庶出,爹媽都死了,還在嫡兄手下討生活未嫁公主實在是悲催地還不如一個正正經經權貴家大小姐。
嫡兄高津予並未苛待她們,物質上也是極好,然而皇帝職權大,職責也大,要對天下之人負責,有時忘記一兩個實際關係很近,卻又不在帝心上人也很正常。
如果當時不是因為皇嫂秦方好為她們說話,如今她們兩個還在宮中當老姑娘,父母已故,在宮中等成二十多歲老姑娘再嫁長公主,歷史上也不是沒有前車之鑑。
所以純粹地論說身世,兩位長帝姬甚至是有些嫉妒泰妃。
甭看帝女身份高貴,出嫁了公主在外固然彪悍,沒出嫁捂在宮廷裡庶出公主就是小白菜。
泰妃多幸運,雖然是臣女身份,但出嫁前是受盡父母疼愛大小姐,出嫁後也有太皇太后罩著。雖是為妾,但只要她一生好好守著本分,哪怕不用想著法子上進,皇帝看在永壽宮面上也不會冷落她。便是她上位皇后中宮,如果有腦子也不會去找她麻煩。
長帝姬心裡想著,多好身世呢!老老實實地躺著,都能躺贏做太妃,一生榮華富貴逃不了。
可笑是,她此刻為了拉攏靠山支援她奪嫡,不但沒拉攏到人,還生生得罪了她飯票。
“人固可以蠢,但再蠢也不能得罪衣食父母。”德馨長帝姬世故地說道。
說完兩個長帝姬舒暢地笑起,泰妃實在是一蠢婦。
“聽說她還來找過阿姐”德馨長帝姬問道姐姐。
“誰理她呢。”昌安長帝姬自然不會理會泰妃,玩笑道,“咱們姐妹倆又沒有個需要許親阿嬌女兒。”
好不容易脫離了那個名利場,雖然作為皇家女兒她們仍是要時不時地回宮奉承,但到底出嫁已經了帝姬氣度已是不同。
長公主多貴重身份,能在外作威作福,為什麼還要重回那塊是非地看人臉色?
德馨長帝姬說道,“就算有,咱們也不找他兒子那樣。”
中宮生有嫡子,禮法上本就高人一頭。
“四皇子有泰妃這麼個母親,往後誰敢和她結親了?”昌安長帝姬對泰妃事件□知道得更多些,“聽說是說道老祖宗本人。”
德馨長帝姬吃驚道,“她真敢!”
太皇太后原是高家下屬干將女兒,過繼於蕭家,實為漢女。
“拿這個說事兒,她膽子真大。”原本北朝民族間矛盾就不是一天兩天事,作為統治階級同族,泰妃自己挑起了這個問題。
這個世上有許多名詞,原本是中性,然而發展到了最後,甚至不用解釋經過,眾人便會將之前偏見施與新物件,哪怕他本是無辜。
泰妃絕不是無辜。
因在宮廷外生活過,兩位長帝姬很明白平民對於上層階級強烈牴觸。他們這些人,無需做什麼事,便已被人憎惡,更何況泰妃這種還自以為高人一等。
長帝姬們有些無語。
真算是泰妃幸運,能被保護在宮牆中。她這樣態度,若是出了宮牆,直接被人用石頭砸死也差不多了。
“無論如何,咱們總已是離了那塊是非地,大不了往後進宮只管侍奉老祖宗就好。”昌安長帝姬這麼和妹妹出主意道。
而德馨長帝姬也同意這觀點,“有空咱們多上交泰殿走走吧,論理,那才是咱們正經嫂子。”
也是對她們有過恩惠人。
這個層面上,大家都不是感性人。恩情歸恩情,如果混得好,旁人自會因著恩情來錦上添花;然而若混得不好,真正跳出來願意報恩,卻不會有多少人。
說到底,大家都很實在。因報恩而搭上自己,沒人願意這麼做。
但如今中宮秦方好本身得勢,六皇子益發地得重看,兩位長帝姬要長久交往還人情,也不過是舉手之勞。
出嫁帝姬們心說著,總算能離了那塊是非地,然而她們榮華富貴以及特權都是來自於宮中。若是帝姬長期和宮中失了聯絡,便是夫家守著臣子本分不能慢待,卻也會冷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