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3/4 頁)
如果沒有前朝亡國的那一段經歷,她就不會知道如何做一個皇后。
如果一穿越到這裡,她是作為一個普普通通權貴家女兒的身份見到高津予的話,或許兩也會互相吸引,卻絕對無雙方對各自品的賞識青睞……那麼即便她與高津予相戀,也不過只關風月。
她作為廢帝皇后的那段歲月,或許後世對此評價不會高,但秦方好自己卻明白,如果不為了那一段歲月,她將成為另一個。
“一個要如何才能走得比旁更遠?無非是生際遇,世事滄桑的磨礪,”她和兒子說道,“不為了那一時的苦難,母后也不過與普通女子一般。”
高厚祚卻不以為然,他的母后就算沒做過廢帝的皇后,也已然是一位身世高貴的公主,又怎麼會和普通女子一樣?
秦方好自然也看出這般說服不了兒子,“便這麼說,如今若真有一身世浮沉如母后這樣再嫁的女子,皇帝會娶她嗎?”
“這……”豔羨父母相濡以沫度過一生的背後,高厚祚第一次發現這樣完美生活之後的殘缺。
如果他是他父親的話,會願意娶一個身世尷尬,還嫁過別的女嗎?
高厚祚與父親高津予的生活環境畢竟不同,一個是長於世俗的開國皇帝,一個是長於宮廷的尊貴皇族,便是他本一些修養上比父輩們所得的資源更好,學成更加,說到底這總是個王子。
如貴公子一般嬌養大的,又豈會願意屈就去娶一個再嫁之婦?
高厚祚自然不是被嬌養大的,事實上他為太子的成長過程中,初步統計就受到過一百八十多次的下毒,十一次的刺殺——這其中有一些固然是因為奪嫡而鬧事的,更多的則是以民族矛盾原因想要殺死他的。
漢恨他,甚至可笑的,更超過他父親;而西遼族也恨他,恨他們母子本族之內摻入漢的血脈,恨中宮的影響使得皇帝屢屢實行惠及漢民的政策。
事實上高津予要施行什麼政策又如何和一個後宮女子的情愛有關,原本這些年就當休養生息,漢畢竟佔大多數,為了增強國力,皇帝必然要作出相應動作。
說皇帝是因為後宮而惠及漢民,倒不如說,皇帝為討好漢民,而順帶利用了中宮的名聲,雖然他也同時看好中宮。
然而總有極端分子憎恨著中宮母子,甚至超過少數民族統治者本身。
高厚祚的成長過程中佈滿了暗算詭計,生存是如此辛苦,若說是“嬌養”,未免看薄了他的能耐。
但這是一個真正長於皇宮的皇子,真正的天潢貴胄,高厚祚雖不是個優質言情男主,到底也是個男,有著這一層次男的通病。
高厚祚第一次想到,若他是他父親,他會願意娶他母親這樣的女嗎?哪怕明知她有著令敬佩的才德,有著其餘後宮都不及的胸襟眼界,政治上能給自己更多的得益。
高厚祚無疑是猶豫的,但他的心中卻又為自己狡辯:如果他父母的結合連作為兒子的自己都接受不了的話,那麼作為這種結合的產物的自己,又算什麼呢?
總要給自己一個藉口,哪怕真相是如此殘酷。
秦方好看著自己兒子的表情,淡然而笑。
說是失望,大概也是有點,自己的存本質,原來連自己的兒子都無法完全認同,也和這時代的大眾一般認為是“不潔”的……但作為一個母親,她到底是不想怪兒子的。
由此變相地來看,她的存是如此尷尬。
然而事情都過去了,秦方好也不是一個喜歡把自己陷於過去的痛苦中無法自拔的。
倒不如一笑泯恩仇的坦蕩,只是也會感嘆,“所以,父皇實是天下最好的男子。”
高厚祚也有些緬懷起了先考。
做兒子的總不免常與父親做比較,特別兩還都是帝王。高厚祚自有自尊心,雖口頭謙虛,心中卻總是倨傲自覺超過父親的。
然而此刻,高厚祚忽然意識到,像母親這樣好的女子,到底只有像父親這樣有胸襟的男才配擁有。
“父皇,並不是個多關注後宮女眷的。然而對們母子,卻頗有關照。”雖然只是帝王般的關照而已。
作為皇后,莫不是希望當上太后,壓制頭上戰戰兢兢的丈夫能早日駕崩的;然而作為太后,此刻的秦方好,卻覺得她作為女的生命已然枯萎。
當高津予死去是,秦方好的心情彷彿真的一夜之間便心如止水。從此不動聲色地看著春花秋月,物華苒苒,四季更迭。
以前對著高津予,她有過提防有過算計,便是尋常夫婦間若各有些心計也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