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2/4 頁)
馮虞回道:“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若不是我煌煌大明積威懷德百四十年,皇上您又治國有方,國力豐腴,萬邦來朝,微臣便是再有能耐,也做不了像樣生意,賺不了這許多啊。”
聽了這話,正德“嘿嘿”哂笑幾聲,想來是自覺離著“聖天子”多少還是有些差距。“還是愛卿你的本事大。熱鬧也看完了,朕這就回宮吧。馮愛卿,離京之時記得入宮一趟,朕還有事交待。”
說完這話,正德與張永揣起那包好的三稜鏡一道離去。那些個賓客紛紛起身相送,待兩人走後又轉身進店繼續揀選一樓陳列的那些個洋貨。待到眾人大包小包心滿意足地辭去,方才紮在人堆裡的朱潛、林炫衝著馮虞直伸大拇指,“大人好手段,我等拜服。”
三人與楊興粗粗一攏賬目,今日各色洋貨一氣售出三分一,進賬三十來萬,加上方才拍賣會的收益,這一天就是上百萬的進項。朱潛與林炫可是頭一回領教這大手筆,相視一眼,已驚得說不出話來……
忙完此事,馮虞這趟京師之行也已近尾聲。第二天下午,馮虞安排朱潛、林炫到店中幫著釐清賬目,自己依著正德吩咐,進宮陛見。正德見面就交給馮虞一隻卷軸,“這可是朕的御筆親書哦。”
馮虞展開一看,一卷橫幅,四個正楷大字:“國之干城”。卻聽正德在旁說道:“上回你不是讓朕取個字麼,這就是了,‘國城’。”說著,正德那一貫憊懶的眼神忽地振作起來。“朝中那些個糟老頭子只當朕是個胡吃混玩的。朕身邊這幾個也就是打理門戶,取個樂子。哼,朕心中,自有一番志向,日後當做來給他們看。你與那些個朝臣不同,與劉瑾他們也不同。年紀與朕一般大,又有真見識真能耐大抱負,不拘那些個條條框框,甚合朕心。咱們君臣,現下先看著。三五年後,齊心協力做一番宏圖大業,效皇祖揚威萬邦。”
馮虞捧著條幅跪倒在地,“皇上聖明。臣不敢自居干城,不過,鞠躬盡瘁的決心還是有的。日後皇上揚鞭指處,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正德拉起馮虞,拍了拍他的肩頭,很有一番老大的架勢。“你有這心便好。哦,朕原打算今日便與你賜婚用度,轉念一想,這還不夠熱鬧。昨日,朕找了欽天監算過日子,十月初六是好日子。那一日,朕將特派賜婚使到福州府,與你辦一樁熱熱鬧鬧的大喜事。”得,這正德還真是利索,連日子都替馮虞定下了。
陛辭之後,馮虞抱了正德御筆回到館驛,一干隨員已經將行李收拾得差不多了。來時是大車小車,回時卻是輕減了許多。除卻眾人購買的一些京師特產,最緊要的,便是成堆的聖旨與大把會票了。前番萬邦園進項,半數留在店中做週轉之用,半數由馮虞帶回福建與楊家五五分賬。
見著朱林二人,馮虞興高采烈地將正德手書展示與二人觀瞧。“哈哈,兩位日後可要稱我國城了。”林炫捧著橫幅看了又看,羨慕得不行。“國城兄,皇上可真是看重你呀。君臣相得,正是大展宏圖之時。回到福州府,萬歲御筆可要好好裝裱起來,這是光宗耀祖傳萬世的家藏重寶啊。”
“自當如此。”馮虞笑吟吟地正待再說上幾句,卻見朱潛皺著眉頭在一旁沉吟不語。“怎麼,自明,有何不妥麼?”
“或許是我多慮,大人這兩年走得太順,尤其是這回,萬歲賜婚賜字,風光無限,會不會遭人嫉?”
“你是說——”
“水盈則溢,月滿則虧。”
馮虞聽了這話,如冷水澆頭,便是一激靈,可思來想去,又覺著似乎並無不妥之處。“自明,能否再說細些?”
第一百四十二章 亢龍有悔
朱潛苦笑一聲,“《易經》乾卦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溼,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這番卦象批語,與大人此次入京際遇種種頗合。只是若再進一步,則為上九。上九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故而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大人,自明才學有限,不曾精研易理,一時卻也說不出要害所在。只是依我盤算,會不會有人擔心大人分去皇上恩寵,威脅到他的地位?再如,大人如今可是日進斗金,會不會有人垂涎,或是嫌著大人奉上的好處不夠分量?或者咱們福建,可有人眼紅大人升得快,起了小人之心?身居高位,須凜凜常惕左右,時時回顧自省,方是保全之計。”
馮虞呆呆地想了半晌,起身朝朱潛一拱手:“說句不當之語,自明便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