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2/4 頁)
了,上下職官全由我來舉薦,朝廷一概照準。”
朱潛聽了眉開眼笑,“如此最好,我還擔心劉瑾派個難纏的來,攪得咱們不得安生。既是如此咱們便儘快議定人選動起來。若是拖得久了,入夏動工修官邸工坊,又是颱風又是暴雨的,耽誤工期,只怕入冬還做不了事。”
本來馮虞也打算再接兩句,抬眼卻見陳琛眉頭緊皺一言不發,忙問道:“怎麼?有何不妥之處?”
“大人,要說有什麼不妥的一時倒也說不上,只是我想,依著劉瑾的脾氣,最喜攬權受賄。這都百工使司與皇上捱得近,眼見得又是個來錢的衙門,大人請他派個人來,一來可以摸著大人的動靜,二來也好分一杯羹,這等順水推舟一石二鳥的好事,劉瑾為何不做?是要向大人顯示他劉瑾對大人沒有提防之心?還是說劉瑾改性子了?要不就是另有打算?”
聽他這麼一說,兩人的面色頓時嚴肅起來,三人大眼望小眼瞪了半天,朱潛突然一拍腦門,“咱們這邊現成的一個半仙,如何忘了!師弟,趕緊起一卦,算算吉凶不就是了。”
“你當我是街頭擺攤算卦的不成?我這可是師傅真傳……”
馮虞連連擺手,“好了好了,兩位莫要耍笑,這事犯不著算卦。依我盤算,此事只怕不是什麼好事,那劉瑾想來還有後招。想來劉瑾若要搗鬼,不是查賬便是鼓搗皇上要些難辦的物事刁難我等。此番不派人來,只是先撇清干係,欲擒故縱。不過,咱們倒也不必太過擔憂。先把這職官報上去,給諸位一個名分,日後咱們行事小心著些也就是了。再說了,也許咱們是杞人憂天呢?中午這頓飯,咱們先吃了再說。要佛跳牆是吧,一人一罈!”
趁著菜食沒到這會子,三個人坐下來研議了一番人事安排。馮虞任都百工使這是正德欽定的,不必商量。從四品同知這位子,朱潛與陳琛相互推讓了半晌,最終還是陳琛出任,朱潛還是在錦衣衛掛職為好。馮虞帳下人手著實太少,從五品副使一人暫時空著,給陳行恩、馮有理分別委了個從六品判官,還有個從七品經歷是要幹實事的,三人商議了一陣,壽山火器工坊的匠營黃工首為人厚道,識眼色,做事可靠,手上活計更是沒得說,乾脆提拔他一回,想來這恩典足以令他死心塌地為馮虞盡忠效力了。
商議完此事,馮虞往靠背上一倚,嘆道:“如今我算是弄明白什麼叫求賢若渴了。咱們還是人手太少啊,尤其是缺了跟咱們抱團的政事官。有著大把職位卻沒人合用。兩位,趕緊想想,你們那些個師兄弟,或是士林的師友,可有通時務、能為我所用的?有一個薦一個,多多益善!”
朱潛笑道:“大人不必心急,心急也吃不了熱豆腐。這天下可稱人才的原本就不多,又得是合用的、可靠的,還得是能與大人投緣的,自然是更少了。不過,如今大人的聲名日盛,在士林中風評也算是很不錯的了,想來日後投效之人必會與日俱增。”
“話是這麼說,可是當下……”
卻聽陳琛說道:“大人,這人才麼,說多不多,說少可也不少。就按著百裡挑一來算,我大明生民億兆,總也能扒拉出個幾十萬吧。只是士林學子多以金榜題名光宗耀祖為幸事。雖說即便中舉甚至中個進士,耗其一生也未必能當上像樣的職官,可人家要的便是這個名號出身。不過呢,也不是沒有辦法。”
“哦,思獻兄有何良策?”
“我有兩個主意,一個是應景的,再一個是長久的。應景的主意便是張榜招賢,大人只說奉皇命開設百工使司,虛位以待能者,將榜文貼到各處要津。開出的條件,或是善百工,或是有經濟學問的實才。我想,會有遺落山野的能人賢士應招而來。只是這些人是否可靠、能幹,便需大人悉心考察了。
至於長久之計。大人不妨出資辦一座書院學館,專收寒門學子,食宿全免。想必民間貧寒之士必是蜂擁而來。這些起自寒門的,自小吃苦,必能發奮振作,又對大人感恩戴德。大人所費,則不過是九牛一毛。這既是千古流芳的盛事,又可栽培出大批嫡系,在士林清流間想必也是一樁美談。大人意下如何?”
馮虞一拍扶手站立起來,“好主意!思獻大才!別個不說了,這兩個主意即刻付諸實施。思獻,既是你出的主意,便由你全權操辦。張榜之事好辦,興辦書院麼,最好是年內落成收徒。如此說來,今年咱們便是七樁大事。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興辦書院之事實乃千秋功業,應視為今年第一大事!所用花銷,只管往行恩處支領,要多少便領多少,回頭我會交待行恩。若是要人手,我這千戶所裡頭看上誰了拉走便是。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