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3/4 頁)
起攻擊。一舉擊潰敵軍。繳獲無數輜重資財。想來是韃子主力北上作戰。將這些礙事地東西暫囤於此。卻給老夫笑納了。詢問過俘虜。知道韃子主力北上設伏。心知不好。即刻起兵北進。這才與老弟會合。”
馮虞點頭道:“原來如此。這便說得通了。奇怪。老爺子你是客軍。輕易便能探得如此緊要敵情。那些個宣大守軍。如何便無法查知。為何不見上奏通報?”
TXT小說下載網…… 。sinatxt。
趙承慶苦笑一聲。“你當如今邊關州府邊軍鎮將還如開國初年一般麼。現下邊將十個有八個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何況上頭還有文員壓著。那些個文官。更是一心掉錢眼裡了。哪管什麼邊備敵情。什麼叫文恬武嬉。這就是了。誒。你在遼西打這幾仗。前番我領來那些個小兔崽子可曾遵從號令?沒扯後腿吧?”
“那卻沒有。願意來咱們軍中吃苦地。還都有兩把刷子。這些時日。他們多在中軍聽用。吃得苦。耐得勞。文地勤快利索。武地敢打敢衝。也有立下戰功地。那蔣傳斬首十一級。擄戰馬四匹。奪旗一面。是個好手。如今已領了一營。你那寶貝孫子營州一戰奮勇衝殺。也有斬獲。腳上捱了一箭。正在營州城中修養。此番幸好城池未陷落。否則……說起來。那盧安達守城倒是一把好手。”
“那是。守城麼。玩命才能保命。呵呵。寧兒總算是沒將老趙這老臉丟盡。”趙承慶得意地哈哈大笑。
此時。有探馬來報:“大帥。前頭已是兀良哈地界。邊界無韃靼、朵顏兵馬駐防。朵顏治下百姓也已逃空。”
趙承慶聞報說道:“送佛送到西,咱們此役算是功德圓滿了。這便回吧?”
卻見馮虞搖了搖頭,“傳令下去,越過邊界,給我繼續追!”
趙承慶驚道:“前頭可是朵顏三衛地盤,咱們無詔攻打,若是惹起糾紛,如何是好?”
馮虞冷笑一聲,“此番韃子入寇,兀良哈助紂為虐,大淩河一戰,韃子右翼便有兀良哈兵馬,只是戰力不敢恭維。他們難道便有聖旨麼?他能來我便能去,來而不往非禮也。韃子禽獸一般人物,只認武力不認禮義,打得他越痛他越老實。此番,我就要讓朵顏三衛長點記性,什麼叫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傳令,為遼地百姓報仇,殺過去!”
第二百四十六章 皆大歡喜
馮虞率領侍衛親軍攜大勝之餘威,風捲兀良哈領地,四天時間高歌猛進二百餘里,攻破撤逃不及的大小部落十餘個。朵顏兵馬在大淩河畔被打得聞風喪膽,馮虞軍一旦迫近,則高呼“決死軍來了”望影而逃。明軍兜俘潰散、落單韃靼、朵顏軍兵數千人。看看震懾目的已達成,彈藥消耗幾近,將士亢奮之後疲態已顯,馮虞決定見好就收,率軍押著虜獲的大量人口牛馬,以及解救出來的漢人奴役戰俘全身而退。將佔領地、虜獲人口牛羊交割與姍姍來遲的遼東反擊部隊之後,大軍撤回營州休整。
大軍迭經苦戰,確已疲憊。馮虞令軍馬在此好好修養數日,自己上表奏捷。
此番遼西會戰,侍衛親軍歷經三場大戰,殲敵近三萬有餘,自身傷亡六千餘。其中大淩河決戰及遼境追擊戰中,俘斬韃靼軍一萬六千餘人,傷者無法計數。侍衛親軍傷亡約五千人。越境作戰,侍衛親軍幾無傷亡,俘斬敵軍近四千人,俘獲人口近萬,牛馬數十萬匹,解救此戰及歷年被擄軍民兩萬餘人。遼西會戰,侍衛親軍先後繳獲韃靼軍戰馬兩萬餘匹。此外,大淩河之戰,侍衛親軍還奪回韃靼軍在遼境擄掠的無數金銀財貨、軍資輜重以千車計。此役,侍衛親軍立功將士無數,擬具名保舉者即達百七十人。
從這些數字來看,此番侍衛親軍援遼作戰可算是戰功煊赫。不過從整個遼境戰局來看,明軍方面卻是吃了大虧,十餘座城池衛所失陷,軍民十餘萬,單單參、遊、都、守至百戶以上各級將佐就折損上百員,糧草軍資損失不計其數。可說整個松遼平原處處殘破,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幸而瀋陽、遼陽、開原、鐵嶺等幾處大城不曾失守。否則損失難以估量。
至於韃靼方面同樣是得不償失。此番十萬大軍來犯。折損近半,除了先期運回的部分虜獲糧草資財,大半物資於大淩河一戰中丟棄殆盡。另外。韃靼大軍此戰一潰數百里,威權喪盡,朵顏三衛也不聽招呼了。
至於原本打算趁火打劫的兀良哈部,此次可說是一無所獲。虧到家了。損兵折將不說,棄地二百餘里,大量人口牛馬失陷,日後如何與大明修好還是件大傷腦筋之事。就連朵顏三衛內部老大的地位也眼見得要讓與泰寧衛了。
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