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2/4 頁)
“大帥所見高明。”
“呵呵,不必帶高帽。我推算,韃子必是後方出了什麼岔子,或許是我遼東友軍出擊側後,迫其倉皇后撤,以免腹背受敵。這時候,咱們正該向前壓迫。莫看他此刻陣型齊整,一旦掉頭退兵,指不定便有戰機。不過,現下咱們皆是步軍,乘騎多半留在河那頭,你速傳令,二師的人不急著渡河,先把馬匹弄過來,至少給親軍團配齊戰馬,過會子只怕便要追擊了。”
“是。”
第二百四十五章 他能來我能往
明軍最終還是沒能尋得戰機。韃靼軍發覺明軍壓上來的全是步軍,稍一拉開距離便策馬飛奔,待得明軍馬匹過河,緊趕慢趕也只能是遠遠墜在後頭,目送韃靼軍遠遁。倒是早先前出的兩個騎兵團,放過韃靼大隊,從側背給了幾下子。韃靼軍無心應戰,虛晃一槍,埋頭跑路。明軍截殺了一陣,總算是小有斬獲。
馮虞與騎兵團會師後,看看追殺不及,也就放緩了步伐,監視韃靼軍出境便罷。這一戰,以少敵多,雖不能痛殲韃靼主力,至少也給予了沉重殺傷,又將韃子趕出了國境,也算是大勝了。不過眼下馮虞心中還有個疑問,韃子為什麼在緊要關頭退卻?如果說確有友軍迫近,到底是哪路援兵?遼境明軍重兵勁旅是數得著的,此前與韃靼軍作戰,不是兵敗殘破就是退保遼東疲憊不堪,還真想不出哪家軍馬能有如此眼光如此膽略,長途奔襲來抄韃子後路。反正聯絡官已經派出幾路,只等回報了。
沒等多久,只見身後塵土飛揚,一彪軍馬快速接近。馮虞勒住馬,看見身邊將士擺出掉頭接戰的架勢,笑道:“無妨,定是自家人馬。”說著,撥馬回頭,穿過戰列迎了過去。
果然,待這撥軍馬接近,馮虞看得真切,頓時喜出望外。對方奔在前頭的是自己派出的一名聯絡官,緊隨其後的,竟是侍衛親軍副都護,領半數人馬往北境拉練的武靖侯趙承慶!馮虞千算萬算,打死也想不到這位老哥此時能出現在此地,不禁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確信沒看走眼,趕忙催馬迎上前去,“趙老將軍,怎麼是你?”
兩馬錯鐙,兩人各出左手緊緊相握,趙承慶大笑道:“你在遼西打得熱乎。老趙豈能幹坐著眼巴巴看熱鬧,這不一路吃土緊趕過來。可惜,看這一路情形,還是晚了一步。要不,咱爺倆並肩將韃子胖揍一頓,那才過癮!”
馮虞笑道:“那是沒法子了。誰讓您年高德劭。腿腳不利索,韃子早跑沒影了。您看看這一路,韃子不知撇了多少東西,真個是駟馬難追了。不過話說回來,若不是您背上插一槓子,今日這勝負還難說了。”
說到這裡,趙承慶正色道:“這一戰情形如何?傷亡多大?方才老夫與後軍打了個照面,戰場上著實慘烈啊。”
“這一戰,我是有些弄險。背水決戰,幸好三軍用命硬抗下來。不過,若不是您老來援。接下來還有一場決戰,那就不好說了。至於傷亡數目,方才我一路急追,卻不曾仔細核算。戰場上估量,我軍至少傷亡三四千,兩翼受創尤重。至於韃子麼,今天至少是了賬上萬,許多傷員還給他們搶了回去。方才半道上,又給咱們騎軍敲了幾槓子。又留下一兩千人,反正也沒落著好。回頭打掃戰場還有詳報。現下咱們還是要追,至少得將韃子逼出國境,才算是完事。”
“說得是。接著追!”
兩軍隨即合兵一處,繼續追擊。這一回,韃靼軍退得乾脆,繞過醫巫閭山頭也不回地直退入朵顏三衛地盤,與明軍再無交手。一路上既無戰事,馮虞與趙承慶邊行軍邊攀談起來。馮虞最好奇的。便是趙承慶如何奇兵突至。要知道,從宣大到遼西,遠隔千里,關山萬重,按著接旨奉調的時日來算,就算不吃不睡,也到不了營州。
趙承慶聽了馮虞問話,好不得意,捻鬚笑道:“哈哈。不是老夫自誇。這個就換做先見之明瞭。老夫領人馬到了宣府,暫駐一宿。那總兵官張俊與我有舊,晚間自然要小酌幾杯。席間談起邊關軍情,張俊說近日韃靼似有異動,往日不論寒暑總有遊騎往來保持威壓,近日卻不見蹤影了。老夫留了個心眼,次日便派軍越境偵搜,捕了幾個牧民回來,一問,方知佐近韃靼大軍盡數往東去了。”
“老夫一想。不妙啊。韃靼這是要大犯遼境。老弟正在此間。恐怕有險。於是乎。老趙一面將軍情飛報朝廷。一面決意不往大同去了。當即率兵迅即折返老營待機。果然。剛回京師便接著聖命。空營來援。我到寧遠。問知你部行蹤。便沿大淩河急進。果然是營州吃緊。我軍到了營州地界。發覺敵軍不過兩千來人在此牽制。便在行進間直接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