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3/4 頁)
旋。”
“敢不應命。”
李東陽說道:“老夫去日得靠你等後輩支撐。當好自為之。若有何計較,儘管知會。老夫痴長數十載,總還是有些餿主意,呵呵。”
第二百七十一章 蕭瑟秋風今又是
九月的燕趙大地,已有些微的寒意。海河與渤海交匯的大沽海口,後世號稱“津門之屏”,為京師海路第一屏障。三十餘年間,就在這片現如今還是一片荒灘的土地上,大沽軍民先後四次以血肉之軀與外夷殊死相抗,前赴後繼,雖敗猶榮。
不過,如今的大沽卻是大明的天下!海面上,上百艘艨艟鉅艦旌旗獵獵,炮口森然;陸地上,上萬健兒漫山遍野,刀槍蔽日。在靠海的一處山坡上,黃羅傘蓋下,批著大紅斗篷的正德端坐在高背梨木靠椅之上,看著這雄壯的水陸軍陣,樂得是手舞足蹈。身後張永、楊一清等一干朝臣中官,也是好奇地左右張望,不時竊竊私語。
前幾天,正德看看朝中大局已定,迫不及待地移駕豹房,又玩開了。少了朝臣、政務的羈絆,真可說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正在此時,福建水師船到,正德更是喜出望外,當下招呼了一干看得順眼的中官、文武,連夜趕到天津。楊一清還是剛剛到京履新,前腳才邁進兵部大門,連門子的面相都沒看清就給拎出來了。
巳時剛到,一身戰甲的馮虞從坡下飛馳而來。到得近前,馮虞翻身下馬,快步來到正德身前,叉手施禮。“啟稟皇上,大閱時辰已到。請聖命!”德立時挺直了腰桿。“準!”
馮虞領命轉身,揮動懷中令旗。猛然間,只聽坡下數十門火炮輪番噴響。“咚……咚……咚……”猛然想起的炮聲唬得不少文武勃然變色。正德卻是大為興奮,扭頭對身旁的新任司禮監掌印太監魏彬說道:“好氣勢,好陣仗,馮虞軍中這火炮似比神機營還要威猛些。”
炮聲隆隆,魏彬壓根聽不清正德說得什麼,卻連連點頭,應道:“陛下聖明。”
待號炮響過十八聲。只聽四面軍中號角聲此起彼伏,群起呼應。上萬將士齊聲喊殺,氣勢之雄壯,足令日月無光,山河變色。
此時,海上的艦隊已收到校閱開始的訊號,開始起錨變陣。原本上百戰艦列的是受閱方陣,此時在鼓角聲中逐漸向海面接戰的月形陣變換。居中的一艘五千料大船看似旗艦,唯有它紋絲不動。船桅上不時有戰旗升降。
正德看見此景,當即招呼馮虞。“愛卿。那居中大船上旗號換個不停,是何意?可是排程軍旅?”
“回皇上,正是如此。此船為艦隊旗艦,即統兵官戰位所在。這些旗幟皆是號旗,排程陣型,發令作戰。若是遇著雨霧,則以金鼓為號。皇上請看,此刻升起的令。方才這偃月陣,是以眾凌寡包抄之陣。”
正德瞪大眼睛細細觀瞧。似懂非懂地連連點頭。只聽馮虞又說道:“現下升紅色牙旗,配上方才青色三角旗,便是列一字長蛇陣之號令。用此陣,便是要以我軍側舷多位重炮魚貫擊敵。”
話間。艦隊中半數大船已漸漸列出一字長蛇陣。與海岸平行。其餘半數中小戰船則往來拱衛。在領頭艦前方不遠處海岸邊有一處緩坡。上插數面白旗。周遭還許多帳篷、活豬羊等。方才正德不知如此佈置有何用處。問過馮虞。馮虞卻是守口如瓶。如今看來。莫不是要演示炮擊?只是看那緩坡離岸線頗有些距離。若是算上戰船與岸線距離。只怕有兩三里地了。戰船上地火炮能夠得著?
此時。艦隊已魚貫而來。第一條四千料大船很快開進至那處緩坡。只見船舷處猛然火光閃現。片刻後隆隆炮聲劈空而來。幾乎就在同時。緩坡上一片片煙塵烈焰暴起。炮彈成片炸響。此時明軍京營所配火炮皆是實心彈。何曾有過這等動靜。地動山搖地陣勢連那些侍衛親軍都極少領略過。更何況這朝中文武、內廷中官。除了少數上過戰陣、或是膽子奇大地。多數人被嚇得是面如土色。正給震得大張著嘴。呆若木雞。
臣眾人驚魂未定。卻見戰艦魚貫而來。炮火接連不斷砸在坡上。滿眼是天崩地裂。滿耳是石破天驚。這是何等地威勢。何等地雄渾。正德眼裡。似乎在炮火下戰慄、撕裂地不再是豬羊、不再是軍帳。而是漠北地韃靼鐵騎。是西南地山地蠻夷。是天地間一切膽敢不服王化抗拒王師地宵小賊徒!正德猛力一拍扶手。挺身而起。衝著煙火升騰地方向高叫。“打得好!盡誅頑敵。大明威武!”
身後那些文武儘管嚇得不輕。耳朵卻都好使。聽見正德如此喊和。趕忙應和:“大明威武!大明威武!”聲音一圈圈地盪漾開去。轉眼間。四下裡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