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4/4 頁)
容也就很簡單。除了進行精神灌輸外,主要是瞭解一般的特工常識、紀律,學習一些情報的蒐集、處理、分析、反饋等工作。該班學生在訓練期間,由戴笠一個一個親自進行個別談話,考核思想。畢業後,集體辦理了加入特務處的手續,成為職業特務。
第一期特訓班結束後,因特務處組織人員逐漸增多、隊伍壯大,雞鵝巷再也容納不下。戴笠又開始找住處和辦公地。雞鵝巷既然是第一個拜把兄弟贈送的,第二期自然又會想到另一個朋友??戴笠曾去過張學良在南京的私人住宅洪公祠,知道一直空在那裡,一年難得幾次有人來住。
戴笠以“借住”為藉口,和張學良大談特務處人員眾多居處緊張,統一上午苦苦哀求,張學良本來是俠義之人,念戴笠和他是拜把兄弟,慨然相贈。
戴笠於是非常高興地把特務處大多數科室遷住洪公祠,自己仍在雞鵝巷53號辦公。
洪公祠1號是一幢獨立的大片花園平房。這座獨立的老式花園平房,佔地約60畝,有兩個大廳和大小100多個房間,另有東西兩個大廣場。洪公祠1號的北向大門是委員們的出入口,東面為明瓦廊,南面為林陵路,西面為豐富路,北面為洪公祠小巷,四面有高高的圍牆圍住,成為一座與世隔絕的機構。內有開闊的庭院,為了防止樹高易藏“飛賊”故不準種樹,間或種幾片草地和花坪,顯得單調冷清。東廣場是網球場,是特務唯一娛樂場所。沒有圖書館,也沒有閱覽室,各科股訂有《中央日報》,沒有醫務室,也沒有醫生,僅總務科備有江藥水和碘酒。但有一間比較漂亮的理髮室,內有七八名女理髮員。因為外面理髮不安全,這裡既穩當可靠,又不收錢。於是理髮室就成為眾人說說笑笑、追逐遊戲的場所。有幾個黑暗的小房間,裡面有浴盆,夏天能用冷水“沖涼”,冬天得挑腰包上澡堂。所以不少人在辦公室摳蝨,高興時唱一段“口裡吟詩手摳蝨”的小調。有了洪公祠寬敞的住宅,三個月後,戴笠又在南京街頭張貼招生廣告,收容失業黃埔學生及大革命失敗後的中共投誠人員50餘多,以洪公祠為新的班址進行培訓。這批學生中有徐遠舉、何龍慶、廖宗澤等人。
其中,戴笠對徐遠舉最為賞識。
徐遠舉系湖北大治縣人,1914年春天出生,黃埔軍校七期畢業後,在部隊當地排連長,因性格暴躁與上級吵架而失業,流落南京街頭,此時恰逢戴笠四處蒐羅失業學生,收在洪公祠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