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CP|W:143|H:199|A:L|U:'''楔子
傳說二萬三千年前,天地本為一片混沌,其名曰:帝江。收藏*頂點~小說~網I。cOM帝江渾濁不堪,猶如一口麻袋,其中暗淡無光。
又一萬八千年,盤古從混沌之中孕育而出,拔其銳牙,為神斧,縱橫一劈,化濁世為江山。
盤古力盡而亡,其毛髮化為星辰,雙眼化作日月,血液化作江河,骨骼化為山川。
華夏江山秀美,山川河流豈止百萬。大山深邃,長年雲霧繚繞,黎明百姓對其頗有敬畏之意,山中鬼神之說更是流傳甚廣。
自女媧造人以來,多少有志之士,對於修真問道,長生之法的追求,從未停息,亦不知疲倦。蜉蝣之人,亦願擺脫塵世煩擾,脫胎換骨,以求得道。
若干年後,終有所大成。以極北冰雪莽原之崑崙仙地,東海瀚瀾之蓬萊仙島,終南茂林之終南仙山為首,相繼湧現出若干修仙問道之聖地,一時間修道之風大盛,出得許多得道之士。羽化登仙者,亦不為少數。天下蒼生受眾神庇護,連年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
話說帝江死後,氣精魂化為黃帝,黃帝統領華夏部落,歷三世,傳位顓頊。其時炎部首領名為共工,共工與顓頊不合,謀圖篡位。
共工率上古巨熊“浮游”、人面蛇“相柳”與顓頊大戰於崑崙,引得山崩地裂日月無光,天地蒼生頗受其苦。而後龍人“計蒙”挾疾風驟雨由光山趕至,虎人“泰逢”駕萬道祥光由和山趕至,大敗共工於不周山下。
共工大駭,走投無路,率一十三騎合身去撞那不周天柱。一時間天地震動,萬物失色,擎天支柱從中橫斷。天地失去支柱,向東海斜去,引得山洪爆發,焰山噴湧,妖魔邪神大肆作亂,世間蒼生陷入煉獄之中。
其時崑崙之主陸吾道人,蓬萊之主蓬萊仙人,終南山之主青牛道人相聚東海之上,以商議救世之法。
時值夏季,海上風雨大興,只見波濤洶湧間,三道巨光沖天而起,日月失色,乃三位神人作法。世人皆東面而望,以為異寶出世,歎為觀止。
不出三日,天地震動,崑崙、蓬萊、終南山三處異響不斷,山石爆裂,塵埃漫天而不見天日。三座巨山轟然之中緩然升起。歷時七七四十九天,大山長得與天齊高,與地齊平,是為新天柱。
此天柱乃三位大仙精魂所化,可支撐得半邊天幕。此時日月星辰漸入輪迴,世間萬物得其本體。
天下山河重布其位,極北冰雪消融化為荒漠。西天戈壁崩裂,因得共工殘魂之厲化為冰雪之原。南天地勢突陡化為百萬大山。東海焰山噴發,填平海水化為赤紅之崎峻丘壑。再往東處天穹依舊塌陷,妖魔鬼神不斷湧出,生靈塗炭,寸草不生,是為混沌之地,窮兇極險。
再五百年,大劫之中僥存之凡人重養生息,於中原兩河之間築起家園。但四方之地皆是窮山惡水,常有妖魔野獸侵襲,實為苟延殘喘。
是時天柱之上有神人下得凡來,將修真玄術廣傳於世人修習,以求生息。世人勤加鍛鍊,不久便有所成,修真門派如同入夜繁星,紛紛探頭而出。其中修真法門各異,法寶修煉各異,不同門閥之間,仙術道法猶如百花齊放,一片鼎盛。但其中亦有名門正宗,高低之分。以三座柱山門下弟子為之翹楚。
北柱之山因其山頂乃九霄懸河,一簾銀瀑自天上飛流直下,猶如玉帛,故得名“玉帛山”,玉帛門下弟子多修仙劍。
西柱之山中空一洞,環洞中建兩座巨大孿殿,名曰日月殿,日月即為兩儀,故得名“兩儀山”,兩儀門下弟子多修雙劍。
南柱之山實是兩棵巨木相互糾纏,修真弟子多居樹冠之上,名曰“乘雲木”,乘雲門下多修仙棍。
三座巨柱共同撐起其下山河,統稱為“三柱山”。三柱山乃是天下命脈,黎民百姓頗為敬仰,日夜膜拜。其上門派乃是仙人所創,實為名門正宗,門下弟子選拔嚴格,人數頗為精少,但任何一人都具有通天徹地之本領,為天下之守護神。
歲月越是長久,關於三柱山上的神仙傳說越是多了起來,但由於那些神人高來高去,且來去如風,大多人不得見其面貌,從此之後,卻成為了一個傳說。而此時中原之內已可抵擋妖魔,百姓漸得安居樂業,又見一片太平之世。
故事就是發生在這樣一個三柱庇護下的修**。
第一章絕症
日暮夕輝,一輪血日懸掛在西山的沿上。
一名約摸十歲的少年,坐在青瓦的屋頂之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