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上的簽名似曾相識,她一定在哪裡看過這個簽名,是在哪裡呢?
腦袋裡靈光一閃,她霍然起身,將書架上Morrison畫展的參觀指南取來,翻到“雜交派對”那一頁,再找來一副放大鏡——
果然,這兩個簽名是一樣的!
“怎麼可能?”她揉揉自己的眼睛。又確定一次,果真是一樣的簽名,疑團在她心裡慢慢擴大,為什麼一樣的簽名會出現在範文森為她畫的素描上呢?簽名是她親眼看著他簽上去的,所以沒有作假的可能,那麼……Morrison的簽名又該作何解釋?
她想來想去只有兩種可能——
一是,他崇拜Morrison,恰巧他的名字Van Vincent的英文縮寫和Victor Van一樣,所以他將簽名練得和Morrison一模一樣;二是有沒有可能,Morrison後期的那些畫,全是範文森畫的?所以簽名自然一模一樣,那也解釋了為何Morrisoni的畫裡會有兩種不同的簽名……
究竟哪一個推論是正確的?她不肯定,除了她的肖像,她不曾看過範文森其它的畫,所以無法得知Morrison後期那些畫是不是他畫的,而且畫家改變簽名的方式其實並不稀奇;再說範文森對Victor Van Morrison的畫了若指掌,可以見得他崇拜這個畫家,所以模仿畫家的畫風,甚至簽名,這對學畫的人來說也是很普遍的情形!
但是要說模仿,這未免也太以假亂真了吧?難道他有個秘密副業,偽造名畫?
太多問題在她腦海裡打轉,卻沒一個答案能滿足她,這讓她愈來愈苦惱。
“對了!”她腦海裡突然靈光一閃,她找出之前為寫美術鑑賞的報告而收集的剪報資料,然後打電話去報社。“請轉藝文版的林茂仁先生。”
“請稍等。”總機轉接的嘟嘟聲之後,一個男人接起電話。“喂,你好。”
“林先生嗎?”
“我是。你哪位?”
“對不起,你不認識我,我是你的讀者,我看過你之前寫的有關之Victor Van Morrison的報導,可不可以請問你一些事呢?”
“好啊。”
“你報導上說Morrison沒有結婚,但是有收養一個小男孩,請問你知道這個小男孩叫什麼名字嗎?”
“等等,我查一下。”一陣敲打鍵盤的聲音之後。“這個小男孩叫Victor Van Morrison。”
一樣的Vincent讓她心跳加速。“那再請問,這個小男孩是不是東方人?”
“咦?你怎麼知道他是東方人?”他報導裡並沒有寫啊。
“我猜的。”她覺得自己的聲音有點顫抖。“你知道這個小男孩今年幾歲嗎?”
“他被收養的時候是十一、二歲,算算年紀,今年應該快二十歲了吧。”
“那Morrison死後,他的遺產是不是全由這個男孩繼承了?”
“理論上來說應該是的。”
“理論上來說?”
“因為Morrison的遺族有意見。你也知道的,這筆遺產可不是個小數目,Morrison的遺族沒有拿到半毛錢,自然不甘心……”
“我知道了,謝謝你。”
掛上電話,她似乎看到混沌之中一點微光了。
困苦的童年和一大筆遺產……原來他並不是開玩笑,只是有那麼一大筆遺產,他何必還要來臺灣念五專?而且還挑中她的學校,他究竟在想什麼?
每天一早醒來,梳洗完畢之後,席明嘉第一件事就是去範文森的公寓,看他回來了沒;然後每天一早,她都等到管理員對她搖頭和一個抱歉的微笑。
“也許他真的不回來了……”她這樣想,也努力說服自己相信,彷彿做好最壞的打算之後,就算真的發生了也不會太難過。
“你要不要留個電話給我?等範先生一回來,我就打電話告訴你,那你就不用每天跑來問了。”管理員熱心地提議。
她搖搖頭。“謝謝你,不過我想自己來問。”
每天往返於席家、范家和店裡之間,時間過得飛快,寒假過了大半,為期兩個月的Morrison畫展也即將到尾聲。
她又去看了畫展,閉幕當天正是星期天,展覽場內依舊是人潮洶湧的盛況。她想,晚上燈光熄滅之後,這些畫就要被封箱裝櫃,運往日本繼續展出了……
她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