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部分(第2/4 頁)
問了情況,前線上一直都在疏散教民,不過沖突卻是不斷生成。上午傳回來的是昨夜前半夜的訊息,衝突已經有加劇的傾向,因為涉及到教民過夜的問題,朗縣自然是無法容納三四萬人教民的規模,很多教民乾脆賴在城裡,當街露天過夜。地方守備軍,以及剛上任的新任朗縣縣尉,和朝廷派過去的軍隊,都在想辦法讓這些教民離開朗縣這是非之地。
朝廷跟教民之間有矛盾,如果劉愈在的話,他肯定會下達命令,讓那些喜歡在朗縣過夜的教民只管呆在那便可以,只要大軍將他們困住,別讓教民把城徹底給佔了,那就什麼事都沒有。教民在城裡呆幾天,發現神啊鬼的什麼都沒有,他們不散也得散,這麼多人吃喝拉撒,朝廷一定不會管,他們自己的生存需要沒法得到保證,不趕緊回家還能在朗縣落地生根?
可劉愈在長安城,沒去前線,因而這第一道命令沒下去,後面也就跟著生出事端。軍隊、聚集的教民以及地方普通百姓三方之間,起了一些小衝突,到後來逐漸演變成公開的對敵,沒什麼事,也給鬧出事來。
到中午時,劉愈等訊息覺得心煩,便到城裡去走走,長安城剛解除戒嚴,街上也難得多了點人,劉愈到處走走也是為散心。走著走著他也就無意識往棋樓走去。這次回到長安城,他還沒回棋樓看看。
到棋樓裡,棋樓的夥計已經換人,不過對他的雅間還依舊保留,劉愈上樓,坐在熟悉的地方,卻覺得心內空落落的,很多事已經不是他所想的那樣,這兩年來的變化,已經讓他徹底超脫了原來的生活,變成個他自己都認不得的人。
事情太多,物是人非。
劉愈剛坐下不久,就傳來訊息,說是前線上發生了事情。地方官府為了早些平息民亂,跟教民之間起了大的衝突,死傷甚多。本來朝廷軍隊就是去“平叛”,出了事,那些將士立功心切,當街下了不少“鬧事的人”。至於被殺的到底是不是鬧事的,不好說,因為很多根本就是在旁湊熱鬧不明真相的群眾。
這大沖突一起,事情就不簡單了。本來南長安大營和東水營的軍隊就沒駐紮在城裡,這一出事,城內外幾萬教民,把城門口一堵,城門一關,還真就把朗縣給佔了下來。到冬月初四晚上,劉愈得到下午傳來的急報,才知道朗縣落在了教民的手上,,因為朝廷軍隊沒帶攻城的輜重,他們也沒霍病那一群嫡系爬牆的工夫,朗縣整個成為一座孤城。軍隊接連攻了幾次城門,都被城樓上往下摔石頭塊和木頭的教民給打退。
城裡的情況也很亂,因為城裡還有少量計程車兵,他們手上有武器,卻只能佔據一些險要的地方跟大批次的教民對抗,而普通百姓,尤其是昨夜趕教民出城的百姓,也成了教民出氣的物件。劉愈從戰報上知道,到下午臨近黃昏時,城外的軍隊再攻城,城牆上的教民手上沒武器的,甚至把城裡居民的老弱婦孺讓下扔,讓石頭砸人。
這一來,情勢變的很緊張。劉愈本來不想親自出手,現在看起來也不得不去走一趟。(未完待續。。)
第六百四十九章 朗縣之圍
在出兵問題上,劉愈一直抱有謹慎態度,現在要親自帶兵去朗縣,就意味著要帥離巢,在肅清三清教這麼敏感的時候,他的離開會帶給朝廷上下一種很特別的反應。
劉愈把韓升叫來,跟他交待一些事,韓升在知道劉愈馬上要親自帶著新軍去朗縣,很不同意劉愈的決定,他覺得劉愈應該派霍病或者是其他將領去,劉愈在朗縣也未必會幫上什麼忙。
“你這一去,還不知道要多久,要是時間一長,朝中發生什麼事,你在外,可能會鞭長莫及。”韓升提醒道,“你讓誰去都好,就你自己去,太不合時宜。劉小兄,你還是考慮清楚再做決定。”
劉愈一向一意孤行,這次自然也不會聽從韓升的意見,他親自帶兵去平朗縣,是他自己決定的事。
“放心,這一去最多一兩天,上次去朗縣,在城裡發現大量地道,其中有些地道是城裡城外相通,再加上朗縣裡有水渠城外相連,還有新軍將士在,用一天去平都會多。”
韓升不覺得劉愈這次去會對事情有多大的幫助,聽劉愈這麼說,他沒再說話。
劉愈把事情交待完,馬上跟內廷的女眷也說了此事,等所有事情都交待好,他才趕緊點了兵馬,讓霍病當先鋒,下了軍令,讓霍病四個時辰內殺到朗縣城下。
急行軍,在新軍中早已是家常便飯,這次出兵的距離也不遠,才幾十裡。跟以前千里萬里行軍自然不能比。劉愈給的時間又很充裕。連霍病都覺得三個時辰頂頭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