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頁)
再不怕老龍王。
聽樁子伯說,這股熱火勁兒沒多久就撐不住了,為啥?底氣不足。連年的大躍進形勢,把全縣國有的、集體的、個人的家底兒都挖空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集全縣僅有的財力物力人力修水庫,還能不是雪上加霜嗎。當時畢書記和縣委的決心很大,提出的口號是“大戰六個月向元旦獻禮”。開始一個勞力每天的伙食標準是一斤半,接著消減為一斤,後來減為半斤,再後來減為二兩……最後連二兩的標準也籌不到了。人是鐵飯是鋼啊,又是跟石頭塊子打交道的苦重活兒,工程的進度自然減了下來。畢書記在工地指揮部的帳篷裡,用手槍點著縣糧食局杜鐵山局長的額頭嗷嗷大叫:“你要是再弄不來糧食我槍斃你!”杜局長流著淚說:“畢書記你槍斃我吧!全縣大大小小的倉庫都成空殼了呀,工程快下馬吧畢書記,趕快打報告向上級申請緊急調撥救濟糧吧,要不問題就大了……”畢書記不等他把話說完就開始大發雷霆:“你老杜讓工程下馬就下馬了?是你老杜當家還是縣委當家?是你老杜當家還是我這縣委書記當家?工程下馬了縣委如何向地委交代?朝上級伸手要救濟?這不是我們縣委的做派!也不是我畢敬業的做派!更不是蓮花山縣八十三萬人民的做派!虧你老杜說得出口,我就替你老杜害臊臉紅!開弓沒有回頭箭,恩公祠水庫決不能下馬!我不管你老杜用啥辦法動用哪兒的庫存,三天之內你必須把糧食給我運來!”
39.老革命海老(6)
畢書記的槍頭兒把杜局長的額頭點得鮮血直流。第二天,杜局長把全縣僅存的幾萬斤戰備糧運到了工地。這是全縣最後的保命本錢,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能拿出來的,即使拿也不是他這個糧食局長做得了主的,就連畢敬業這縣委書記也做不了戰備庫的主啊。杜局長深知其中的厲害,當天就跳恩公河自殺了。就這幾萬斤戰備糧也是杯水車薪,當然救不了大急。畢書記仍堅持不讓工程下馬,他身先士卒勒緊腰帶,堅持在最苦最累的工程第一線。三萬多民工在他的帶領下,反覆喊這樣兩句口號:“苦不苦,想想長征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就這樣在沒有一兩主食的情況下,大夥兒吃清水煮白菜幫又硬撐了一個星期,最後連口號也喊不起來了。因飢餓引起的疾病在工地暴發流行,連畢書記本人都餓暈了幾次,他這才不得已讓工程停了下來。
更大的問題是兩個月後,青黃不接啊!真應照了糧食局長未說完的話,出大問題了,八十三萬蓮花山人剝光了能吃的樹皮,挖光了能吃的草根,撈光了河裡的草,連觀音土大雁屎都撿回來吃了。大饑荒啊,亙古罕見的大饑荒啊,餓殤的人多啊,有的全村不剩一人,不少村都有整戶整戶死絕的。
恩公祠水庫工地的情況最為嚴重。水庫工地工棚裡、工地、堤坡上都躺著死人,沒有人掩埋屍體,也不能露天擺著啊。因為水庫工地距恩公祠最近,呂叔對樁子伯說:“樁子哥啊,村裡決定交給你個神聖的革命任務……”樁子伯知道他這螞蝦從哪頭兒放屁,故意拉著臉打斷他的話頭說:“我是反革命分子,你交給我革命任務,而且還是神聖的革命任務?你是不是餓暈、餓迷糊了呀村長,這可是關係到你的政治前途啊?”呂叔也故做一臉嚴肅狀說:“正因為我關心你,才肯給你這麼一個痛改前非的機會。”樁子伯忙說:“可別這樣村長,有好事兒還是先讓給別人吧,我可是擔當不起。”呂叔忍俊不禁地哈哈大笑起來。這是樁子伯歸宗故里幾十年來,所擔任村裡的最高行政職務:恩公祠村義務埋屍隊隊長。
下屬的三名隊員,都是還有一口氣兒的老地主。開始是樁子伯領著他們埋別人,最後樁子伯連他們三個也埋了。那一年,經樁子伯的鐵鍁入土的共二百三十七具屍體,外地的無名屍一百八十九具,本村屍體四十八具。
樁子伯說,要說最慘的是縣委書記畢敬業的一家。當年來保命崗逃荒的金枝子,並不是果果的母親。果果是畢敬業的親生女兒,金枝子是畢敬業家的保姆。蓮花山縣出這麼大的事兒,這蓋子如何能捂得住?上級的糾偏檔案很快就下來了,金枝子見到的是蓮州地委轉發中央、省委的紅標頭檔案。金枝子說,那天老畢把檔案帶回家時臉色一直鐵青著,不吃不喝就坐在椅子上一支接一支地吸悶煙,他妻子李寶紅在旁邊唉聲嘆氣一言不發。
老畢兩口子就這麼一直僵持到後半夜,老畢才說:“蓮花山這幾年的工作,都是由我決策由我佈置的,沒想到餓死恁多人。人命關天啊,我這縣委書記難辭其咎,十幾萬啊!十幾萬芸芸眾生死於非命,我是犯了死罪,對黨對人民犯下了殺頭之罪!現在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