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到一個奄奄一息的巴歇爾槽病人,和一個沒有雙腿在路邊行乞的殘疾人。王子吃驚地領悟到,每個人都會受到病痛的折磨。後來,他們又遇到了一列抬著屍體的送葬隊伍,當他知道每個有生命的存在物都將會死去時,他深深地震驚了。但就在他心緒不寧、縈繞在老、病、死的苦惱時,他遇到了一個老人。老人眼睛注視著他,並對他很平靜地微笑。“
在人世的苦海中,這個人為什麼還會欣喜?”喬達摩驚問。“他是一位聖者,”趕車人答道,“他已經獲得了真理並因此得到了解脫。”這些新的發現,喚起了王子內心對人類的深刻同情。他想,當週圍的世界充滿苦難的時候,他怎麼能夠置身於現在這種人為的幸福之中呢?而他又怎能忽視這殘酷的事實,那就是他心愛的妻子和兒子終將忍受老邁的痛苦和死亡的結局。於是,毅然決然踏上了成佛之路。
佛說:“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可以從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的圓滿莊嚴諸相中見到如來嗎?”
須菩提又認真的回答說:“世尊!不可以。為什麼呢?因為如來所說的諸相具足,是性德圓滿而示現的幻象,是為了度化眾生才顯現的。如來變現的相,法界為體,遍滿太虛,時隱時現,變化神通,不可拘泥於跡象,並非真實的相貌,只不過是一時的假名,不可當真呀!要想見到真正的法身如來,必須離一切色、離一切相。因此,凡夫不可執著有相,而應從無身中見一切身,從無相中見一切相,這才叫色身具足、諸相具足。 ”
佛祖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嚴其身,令眾生生起喜悅愛樂,尊重嚮往之心。為什麼?因為眾生以音聲、色相、以名利來看待一個人的地位高下。我們看到佛相莊嚴圓滿具足,就來禮敬,以引發我們自心的圓滿、清淨、莊嚴、具足。我們看看自己,對自己形象滿意嗎?老年人怕自己死掉,拼命鍛鍊按摩;小孩幼稚,拼命玩耍,浪費自己的生命;醜陋人想透過整容拍打按摩,使自己漂亮起來;漂亮人怕自己不能漂亮下去;年輕人怕自己老掉,拼命塗脂抹粉。我們能不能象尊重世尊一樣尊重自己的變化?尊重自己的生老病死?尊重自己周邊的因緣?你若尊重,你就生起了法界的心,無所障礙的心,那就是三十二相,當體既是八十種好!衰老就是好,變異就是好,你以為的美不美都是好,這個好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的心,真實的心,令你安住下來,令你自尊,令你自愛,令你解脫。
我們不能再苦自己了,小孩子不要苦自己,年輕人不要苦自己,老年人不要苦自己,以為自己美醜的人都不要苦自己。因為,如果眼淚可以承載一切,那麼我不會吝惜的哭上千萬回。如果抱怨可以解決一切,那麼我已經抱怨過了。如果訴說可以帶走一切,那麼我願意反覆的嘮叨。如果這些都可以解決問題的話,那麼就無須面對現實的殘酷。可是,這不是,不是出口。人生的變遷,挫折、困境,都將等待我們自己親手解決,眼淚、抱怨、訴說都是徒勞的。智慧、堅強、勇敢才是真正可以支撐下去的辦法。要微笑著去面對,即使眼裡含著淚水,即使因受挫而傷痕累累。
佛是圓滿的代表,人人都在追求著圓滿。但我認為,人生還是不要太圓滿為好。 在一個講究包裝的社會里,我們常禁不住羨慕別人光鮮華麗的外表,而對自己的欠缺耿耿於懷。但就我多年觀察,我發現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是完整無缺的,每個人多少少了一些東西。 有人夫妻恩愛、月入數十萬,卻是有嚴重的不孕症;有人才貌雙全、能幹多財,情字路上卻是坎坷難行;有人家財萬貫,卻是子孫不孝;有人看似好命,卻是一輩子腦袋空空。 每個人的生命,都被上蒼劃上了一個缺口,你不想要它,它卻如影隨形。 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但現在我卻能寬心接受,因為我體認到生命中的缺口,仿若我們背上的一根刺,時時提醒我們謙卑,要懂得憐恤。若沒有苦難,我們會驕傲,沒有滄桑,我們不會以同理心去安慰不幸的人。 我也相信,人生不要太圓滿,有個缺口讓福氣流向別人是很美的一件事,你不需擁有全部的東西,若你樣樣俱全,那別人吃什麼呢? 也體認到每個生命都有欠缺,我也不會再與人作無謂的比較,反而更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
你真的知道嗎?為何不能早知道?
第二十一品、非說所說分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