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得不到上蒼的原諒。常常責備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諒解。人很奇怪,不瞭解自己,卻又每天想去幹涉別人,弄得痛苦不堪。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會難過,因為是──人嘛!犯錯是平凡的,原諒才能超凡。任憑你有多大的快樂,無常總是來到。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傷人之語,如水覆地,難以挽回。大家都知道,生氣是一種無知,又無濟於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要用金錢化妝你的外表,用佛法啟悟你的內在。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內在安詳”,才是下手之處。自尊太強,優越感太重的人,將不堪一擊,少許逆境,足以使他徹夜難眠。嫉妒別人,仇視異已,就等於把生命交給別人。誹謗他人就像含血噴人,先汙染了自己的嘴巴。輕通道聽途說,就像一隻傻狗,別人隨便扔了一塊石頭就急忙跑去撿。不能把握現在,就無法獲得永恆。人心不好,環保、治安,自然不好。遇到困難時不害怕,心中無事,是名真修。時間總會過去的。算命不如認命。恨別人,痛苦的卻是自己。律已要嚴,待人要寬。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會後悔的地方。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忘記別人的缺點吧!征服世界,並不偉大,一個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佛說:為什麼呢?如果世界是實有的,那就像是人的血、骨頭、肉,凝合起來一樣的一合相,這個一合相只是物質世界的現象。如來說的一合相,也不是實際存在,緣生則聚,分合離散,仍然不是實有不變的一合相,也只一個假名罷了。須菩提!所謂一合相,不可說,沒有辦法讓人理解的,只有自悟。因為你們不懂,也沒有辦法懂,而且也說不得,一說之後,一切凡夫就會貪戀執著有個真實的一合相。
一合理相,就是一合相。“合”指匯合、聚合、遇合,所以一合相就是聚合相。微塵積累為世界,血液、骨頭、皮肉和合為人,水分子凝結為浪花、江河。。。。。。都是一合相。這種“一合相”不過是物質世界的現象,也是虛妄的,不可執著。因為一切都是“空”的,都不可能永久存在;但只有“空”才可以生出“妙有”、生出萬物度為別人著想,便是慈悲。
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則甘於平凡,卻享受平凡。能忍之人,事事稱心;善瞋之人,時時地獄。與其說你賺錢,不如說你被錢所賺,因為錢賺走了你的青春、時間、體力,和生命。有志氣的人發一次願,終身堅持。沒志氣的人天天發願,浮而不實。稻穗成熟,頭自然低下。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有德不在年高,無智空長百歲。徹底的認識你自己,你就會認識佛。因小果大,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真正的佈施,是把煩惱、憂慮、分別、執著,通通放下。
佛陀從不勉強別人,做不喜做的事情,他只告訴眾生,何者善?何者惡?生命還是要自己掌握。學佛不是對死亡的一種寄託,而是當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空,空是自在安詳義。這個身體,只是借我們暫住而已,如房屋,無何別的名字,仍然一樣芬芳。有一位皇帝,登上城牆說:“這麼多人,國必強勝”,高僧說:“我只見到兩個人,一個貪名,一個圖利”。逆來順受,順來忍受。要自覺、自悟,佛在心中。執著近於迷惑。行、住、坐臥,皆是道場,因為道在心中,非在外面。
我們在追求什麼
第三十一品知見不生分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當你未學佛的時候,你看什麼都不順。當你學佛以後,你要看什麼都很順。 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你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疑。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佛說:“須菩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