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回憶說①:
李元慶早年就讀於杭州藝專,家中都說他是共產黨,當年國民黨要抓他,住到我家,他曾與我父輩各兄弟姐妹相處很好。尤其是與錢學森伯父交往十分頻繁。他經常向學森伯父灌輸進步思想,講述民族危亡現狀,一心希望早日喚起全中國各民族的偉大覺醒。那時,他經常向學森伯父偷偷傳閱《共產黨宣言》、《辯證唯物主義》等進步書籍。
李元慶1979年12月2日去世,錢學森伯父參加了李元慶的追悼會。
錢學森經過一年的休養,在1931年暑假結束之後,又回到了上海交通大學。
請求老師扣分的故事
一個小故事。故事雖小,卻折射出錢學森嚴格自律的可貴精神。
那是1980年,錢學森回到母校上海交通大學,金愨(念“確”)教授拿出一份珍藏了47年的“文物”,說起1933年的一段回憶。後來,金教授把這件“文物”捐給了上海交通大學檔案館永久收藏,而金教授講述的故事在上海交通大學也傳為佳話……
1933年,22歲的錢學森在國立交通大學機械系讀三年級,金愨教授講授水力學。6月23日,進行水力學考試。按照當時交通大學的規矩,考試之後,老師在試卷上用紅筆打上“√”或者“×”,然後在下一堂課發給學生,讓學生校看,知道什麼題答對、什麼題答錯。這試卷再還給老師,老師在試卷右上角的分數欄裡用紅筆寫上分數。
錢學森一看金愨教授發下的試卷上,全部都打“√”,意味著這次穩拿100分。可是,錢學森細細一看,發現一個小小的錯誤: 在一道公式推導的最後一步,把“Ns ”寫成了“N ”。於是錢學森立即舉手,說明自己的錯誤,主動請求老師扣分。金愨教授一看,果真如此,於是給了錢學森96分。
錢學森主動要求扣分,使金愨教授深為感動。金愨的“愨”的含義,就是“誠實謹慎”。金愨從小受到的家教就是“誠實謹慎”。正因為這樣,他非常讚賞這位誠實的學生,保留了錢學森的這份試卷。即便在抗日戰爭中那流離顛沛的日子裡,這份試卷仍存放在金愨教授的箱子裡跟隨他到了大西南。47年之後,聽說錢學森回到母校,金愨教授拿出了這份珍貴的歷史文獻。
在交通大學檔案館,還儲存一份彌足珍貴的文獻。那是錢學森有一次做熱工實驗的實驗報告。整個報告竟長達100多頁,非常詳細地記錄了他在實驗中觀察到的各種現象的細節。報告的字跡工整。當時,熱工實驗老師陳石英給了他滿分100分。
交通大學的校規是相當嚴格的。學校規定,考試科目有30%以上不及格者,不準補考,令其留級;超過50%不及格者,令其退學。有的班級到二年級時尚有2/3的學生,到畢業時只剩下l/3的學生了。各科成績平均達80分以上的學生很少。
錢學森曾回憶說:“當時交通大學的求知空氣並不很濃,但卻十分重視考分,學期終了,平均成績計算到小數點以後兩位數字。我對此很不習慣,但也不甘落後,每門功課必考90分以上,獲得了免交學費的鼓勵。”
當時,大多數同學的分數在70 ~80分之間,而錢學森每年的平均成績都超過了90分。例如,現在儲存於交通大學檔案館1932年的成績單,其中註冊號(即學號)為469的、總分在班上22名學生中位居第一的便是錢學森:熱力工程89分;機械實驗90分;電機工程96;電機實驗94分;工程材料;機械計劃97分;機械計劃原理90分;金工實習86分;工程經濟分,最後平均成績為分。當時的第二名是丁履德,平均成績為分,後來他也考取公費留學生,去義大利攻讀紡織機械工程學。
1934年6月,交通大學校長黎照寰先生髮給錢學森的獎狀:“茲有機械工程學院四年級學生錢學森於本學年內潛心研攻學有專長,本校長深為嘉許,特給此獎狀以資鼓勵。”
順便提一句,金愨教授也是一位人格高尚的師表。1983年,他在彌留之際,留下遺囑,把私房一幢贈給交通大學作職工宿舍,把2萬元人民幣積蓄捐贈給學校作學生獎學金。
錢學森在回憶交通大學所受到的教育時說:“我要感謝那時的老師們。他們教學嚴,要求高,使我確實學到了許多終生受用不淺的知識。”
從地上跑的到天上飛的(1)
當時,上海交通大學實行四年制。錢學森從1929年入學,中間因病休學一年,到193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照理,他可以順順當當去做鐵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