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4/4 頁)
心肝血虛引起的心悸不寧、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等症。
2。天麻什錦飯
【材料】取天麻5克,粳米100克,雞肉25克,竹筍、胡蘿蔔各50克,香菇、芋頭各1個,醬油、料酒、白糖各適量。
【做法】將天麻浸泡1小時左右,使其柔軟,然後把雞肉切成碎末,竹筍及洗乾淨的胡蘿蔔切成小片;芋頭去皮,同水髮香菇洗淨,切成細絲。粳米洗淨入鍋中,放入上述食料及白糖等調味品,用小火煮成稠飯。
【用法】每日1次,作為午飯或晚飯食用。
【功效】此飯有健腦強身、鎮靜安眠的功效,可治頭暈眼花、失眠多夢、神志健忘等症。
學按摩,先掌握穴位“開、閉”時間
第十四章 李濟仁(4)
大師手記
由於穴位是按摩作用的部位,穴位的狀態如何對按摩效果影響較大。根據子午流注學說,穴位的氣血旺衰有時間變化,不同時間按摩可藉助穴位“開、閉”的不同變化達到不同的治療目的。
——摘自《李濟仁 張舜華》
國醫釋讀
按摩是中醫傳統的一種治療方法,即透過對人體穴位施以按、揉、摩、點等各種手法,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與針灸相比,按摩的技術要求比較低,危險性比較小,因此被普通群眾廣泛應用。與此同時,問題也出現了,很多人覺得按來按去效果卻不明顯,從而失去了對按摩的信心。
李濟仁教授告訴我們,穴位的氣血旺衰有時間變化,許多人不遵循穴位的開閉變化,胡亂按摩,自然療效不顯著。一般來說,按摩需要用子午流注納子法開穴,然後結合疾病變化的週期選取按摩的最佳時機。
子午流注是指人體中的十二條經脈對應著每日的十二個時辰,由於時辰在變,因而不同經脈中的氣血在不同的時辰也有盛有衰。子午流注納子法則指,用干支順序表示氣血流注的時間規律,以對應相關的臟腑經脈腧穴進行針灸、按摩的一種方法。
根據子午流注,十二時辰與十二經絡及臟腑的對應關係為:
1。卯時(5點至7點)大腸經旺,有利於排洩。
2。辰時(7點至9點)胃經旺,有利於消化。
3。巳時(9點至11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