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第3/4 頁)
王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難不成也是一個目光深邃的老者,或者是眼神犀利的女王?
但當伽利略走進乾清宮,看見一個身著黃袍的年輕人出現,而自己身旁的內侍都在行禮時,他才反應過來原來這就是大明的帝王。
不過,伽利略對此是略感失望,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龐大帝國的執掌者居然是一個如此年輕的人!
在他想象中,這種帝國的帝王應該是一個老者才是,因為老者一般都會是智者,有著與別人不同的豁達與心胸,以及對萬事萬物透徹的領悟。
朱由校也在打量著伽利略,他已經提前得知了這個被自己大老遠的從佛羅倫薩騙來的伽利略要於今日來面見自己。
不過,朱由校可沒有想過要以什麼隆重的儀式接見伽利略,理由很簡單,就是沒這個必要。
“將他帶到西暖閣來”,朱由校沒有下龍輦,說畢後就由內宦抬著去了西暖閣。
伽利略倒也沒想到這個帝王對自己竟然如此冷淡,這讓他又有些失望,暗歎到底或許還是有些傲慢的,就如同那個矮個子總督一般,但也許是因為自信,畢竟作為一個龐大帝國的統治者,對其他國度的人有些輕視也是在所難免,至少沒有因為自己戴著十字架而直接將自己殺死,或許這已經是最大的幸運了。
伽利略暗自慶幸開始回過理性,沒再同馬可波羅一樣盲目的對這個國度太過嚮往,心情略微鎮定了些的他開始跟著內侍往乾清宮西暖閣走來。
他本以為最開始那一座最高大的宮殿才是這位帝王的居所,但他沒想到的是,這位帝王居然是如此狹小的空間裡辦公。
本來已經開始覺得自己對這個帝國的認識開始迴歸客觀與理性的伽利略一進入西暖閣就再一次被震撼,因為他看見這個帝王居然和他的大臣們都坐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商討著國事!
眼前除了一幅地圖和碼的極多的文案外,幾乎沒有任何華麗的陳設。
而且,這帝王和他的大臣們居然就在這樣的狹小的空間裡認認真真的批閱著奏摺,俄然他還能看見一個已經上了年紀的官員突然站起身來給這位帝王稟告著什麼,而這位帝王聽得很認真,並也在認真的詢問著。
後來伽利略才知道這位大臣就是以後要管自己的大學士徐光啟,也是一個學術型官員。
伽利略彷彿明白了一個年輕帝王為何能夠執掌這個龐大帝國的秘密,或許這個帝王是因為血統而導致年紀輕輕就成了帝王,但這個帝國的執政者卻是由大多數職業政治家組成的。
“這個帝國的帝王有自己的一個龐大的顧問團,他可以隨時諮詢到他想要的一切的好方法,他將不會讓帝國因為他的年輕莽撞付出代價,這或許就是這樣一個龐大帝國能夠不因為信仰不同而不至於分裂的原因,因為這個帝國的所有人都分工明確,每一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位置。”
伽利略在自己的日記裡這樣寫到,他也不知道自己從何時開始學會了記日記,開始對社會科學也產生了興趣。
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
伽利略就這麼站在西暖閣的角落裡,對於朱由校這位大明皇帝和其大臣們談論的軍國大事,他並不聽得懂,但他很享受現在這種氛圍。
特別是當他看見兩個看上去頗有紳士風度的大臣(其實是錢謙益和李明睿這對老冤家)在當面對質而這位大明的帝王沒有責怪的意思時,他心裡很為震撼,暗歎這才是一個先進國家該有的民主!
反正無論如何,依舊還對歐洲中世紀深惡痛絕的伽利略現在看大明就跟見到情人一般怎麼看怎麼喜歡。
然而,實際上,現在的朱由校對這位在科學巨匠刻意表現得特別冷淡。
因為他讓伽利略來大明本身就沒有指望靠伽利略一下子就讓大明擁有飛機坦克和大炮,他讓伽利略來大明,只是想在大明注入一股西方科學研究的新思維,即重視基礎研究,而非單純追求應用性研究。
為了讓大明儘快擺脫內憂外患的困境,朱由校不得不在科技發展方面一味的搞大躍進,即在某一方面理論知識還未完全成熟時,一個有關這裡科學方面的現實產品就先做了出來。
這就造成了儘管大明現在有不少的科學技術工作者,但更多的卻是技術性人才,即只能在製造而不能創造。
皇家工程院靠著幾個天才型的技術官員在尚未完全成熟的理論基礎上藉著朱由校提供的金手指和自己異於常人的理解力讓大明出了不少科技產品。
但作為創造理論知識和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