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頁)
,不由一夾馬腹,命道:“加速前行!”
身前侍衛剛剛領命,忽然感覺周圍傳來一陣強烈的震動,身下坐騎長聲嘶鳴,雙蹄猛地離地,幾乎將他掀下馬去。緊接著前方轟然巨響,幾塊碩大的山石自崖頂墜落,眨眼間便將道路截斷。
漫天沙塵撲面,頓時將眾人埋入一片昏暗之中。
未及有所反應,崖上響起細微的機括聲,驟然之間,無數利光從天而降,急雨般飈向太子御所在方向!
“保護殿下!”當先四名白虎禁衛飛身後撤,手中長劍舞作利盾,擋下漫空勁弩,護著太子御退至崖前。
這一下事起倉促,六十名侍衛多有死傷,強弩剛息,一批黑衣人似從地下冒出,不由分說,殺向餘人!
縱被突襲,白虎禁衛亦非等閒之輩,雙方在狹窄的山路上展開惡戰,一時刀光劍影血濺深崖。此時前路已被完全阻斷,若要進入楚國,除非過穿雲關遠繞昱嶺,那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趕上及笄大典。太子御在幾人保護下身處戰圈之外,面色陰沉,眼見白虎禁衛已將刺客阻住,正要下令撤退,忽然,一道犀利的劍氣自他背後襲來!
太子御自少得天宗真傳,乃是穆國數一數二的劍術高手,遇襲一刻驟然自馬背上飛起,長劍彈出鞘中,於黑暗中劃出凌厲的光弧,頭也不回,反手疾挑對方空門!
劍光之下,一個灰衣蒙面人凌空現身,太子御座下馬匹一聲嘶鳴臥倒在地,不及掙扎,便慘嘶著墜入山崖。四名白虎禁衛同時被鬼魅般出現的幾個黑衣人纏住,將太子御等人完全捲入戰局。
四周刀劍交織,敵我難分,太子御鎖定那刺客首領,顯示出臨陣不亂的高手風範,長劍循精妙角度刺出,當空一顫,帶著令人心悸的利嘯搶攻對手。
灰衣人亦忽地折身,回劍憑空刺下。
雙劍相交,兩人間精光爆現!
但聽“哧”“哧”兩聲,兩道身影同時後退。灰衣人左肩之上血光迸射,竟未能避開太子御一劍反擊,但他的劍尖亦自太子御前胸劃過,挑破護身軟甲,一張桃花細箋伴著鮮血飛出,一個急旋,落入了崖下奔騰的澗流中……
三千桃花綻瓊宇,人間勝景樂瑤宮。
被選作含夕公主及笄典禮招待諸國賓客的樂瑤宮建於沅水與楚江交匯而成的一泊內湖之上。二水溶溶,三十里清湖如鏡,其上以漸芳臺為中心修造一十八座精巧水閣,一閣一天地,一步一美景,雕花彩石鋪成的浮橋縵回相連,飛簷高低錯落有致,當中繁花照水,次第當風盛放,若自高處望下,瓊樓漣碧水,玉闕落芳華,湖中倒影層光疊玉,恰如一朵豔麗鮮花綻開在澹澹波光之上,美不勝收,漸芳臺便也因此而得名。
千迴百轉,精雕細刻,浮橋卻只為看,往來水閣之間的宮人侍女從來都是泛舟而行。大典那日,綵衣宮女引棹踏舟,以玉盤盛託了新鮮採摘的奇花異卉送入閣中,並置美酒珍果待客,諸國王侯錦衣華冠,扈從如雲,每有到者都絳衣使者引領至一處水閣,招待周到。
漸芳臺上更是裝飾一新,當中以整塊翡玉砌成祭天禮臺,硃紅之色烈烈,象徵著楚國宗室血統的朱雀神鳥在陽光下振翼欲翔,與當空雍容的王旗相互呼應,四周五色羽旌簇擁招展,煌然不可逼視。臺前瓊階,臺下御道,皆盡香花從簇,傾珠鋪玉,舉目望處燦燦生輝,令人疑是那湖中粼粼波光漫豔其上,僅為一國公主及笄之禮,著實是奢華鋪張到了極點。
為方便觀禮,四面水閣前的簾幔都早已用金鉤掛起,但只有漸芳臺北面一處小榭四面垂簾,輕紗飄蕩之下,令人只見得依稀人影,卻看不清其中情形,大異於其他觀禮之處。
在此伺候的兩名侍女乃是含夕公主身邊小小心腹,知道里面是公主極為重要的客人,奉了命不去輕易打擾。而那客人,也冷淡得很。說冷淡,卻又似乎不是,為他引路時他對她們點頭微笑,容色溫雅恍若靜川明波,但偏偏,就是讓人覺得疏離。
於是便那樣屏息靜氣地關上門,退出,臨窗而立的便只餘了子昊一人。他透過幕簾飄逸的光影遙望漸芳臺,各處風景盡收眼底,離典禮開始還有些時間,他閉目沉思一會兒,返身向外走去。
閣中並無閒雜人等,隔著花廳,是對稱而建的同樣一間雅室,他在門前停住,叩門而入,裡面一人布衣灰袍,頜下飄髯,一身冷傲之氣自那曠逸的身形之中顯露無遺。
“子昊見過王叔。”淡淡一聲施禮。仲晏子似乎對他的出現並無太多驚訝,雖十餘年避退江湖,但曾經朝堂上週旋謀劃,猜度人心自是駕輕就熟,剛才子嬈那丫頭突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