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明白的——當出現緊急情況需要援助的時候,在場旁觀的人越多,有人伸手相助的可能性就越小。
那麼,當你不幸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陷入需要有人幫助的困境時,你該怎麼辦呢?根據勸說專家羅伯特?希迪尼的觀點,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人群中挑選一個面善的人,清楚地告訴他發生了什麼,以及需要他做什麼。比如,你可以告訴他你可能是心臟病犯了,需要他幫你叫一輛救護車,或者你有糖尿病,現在急需吃一塊糖。簡言之,與其將伸手援助的義務擴散至整個人群,不如將其從不特定的人群轉移到某個特定的人身上。
對這一點的理解還可以幫助你在其他情況下說服他人。例如,當你透過email來求助的時候,不要把你的求助資訊散發給整個群體,當人們看到郵件是發給很多人的時候,援助義務就被擴散了,於是,每個人都會想這是別人的義務。{30} 因此,為了提高獲得幫助的機率,你應該把郵件分別傳送給每一個人。
說服 面試和社交中的影響力(11)
【心理學連結:每個便士都有幫助】
有可能透過創造一個完美的“捐款箱”來提高捐款數額嗎?為了找出答案,我和四家波德斯連鎖書店合作,進行了一項長達一星期的秘密實驗。參加實驗的書店的規模都很適中,並且都建議把錢捐給全國掃盲基金會。每家書店分別在捐款箱上寫出心理學家設計好的四句標語之一:“請慷慨捐贈吧”、“每個便士都有幫助”、“每一美元都有幫助”以及“你可以改變世界”,他們把捐款箱放在任意選擇的地方,並監督每個捐款箱裡收集到的錢。
不同的標語對捐款數額有影響嗎?的確有。實驗最後,四個捐款箱籌集到的金額有很大不同。“每個便士都有幫助”籌集到的錢最多,佔所有捐款總額的62%,“每一美元都有幫助”則比較差,只佔捐款總額的17%。為什麼標語中這麼一點小小的變化卻能帶來如此巨大的差別?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羅伯特?希迪尼的研究指出,{31} 很多人都覺得如果只把一點點錢投進捐款箱,會使他們顯得很小氣,於是乾脆就一點也不捐。而“每個便士都有幫助”這句話卻使他們捐一點金額的善舉合理化,並起到了很大的鼓勵作用。與之相比,“每一美元都有幫助”則起了反效果,捐款低於一美元的人會覺得自己的捐款毫無價值,結果就一點也不捐。
在另一部分實驗中,我們變換了捐款箱的顏色,發現紅色是最有效的,這也許是因為紅色製造了一種緊急情況的感覺。因此,實驗結果表明,只要把捐款箱漆成紅色的,並在上面寫著“每個便士都有幫助”,就可以發揮原來的200%的功效。
不再弄丟你的錢包
幾個星期以前,我弄丟了我的錢包。我驚慌失措,接著平靜了下來,然後仔細地沿著自己走過的路找尋,結果沒找到,於是,我又陷入恐慌,然後又平靜了下來,最後開始掛失我的信用卡。遺憾的是,我再也沒見到我的錢包,但反過來想,我現在擁有了一個比舊錢包更漂亮的錢包,我非常希望自己再也不要把它弄丟,於是,我開始想應該在新錢包裡放些什麼東西,以提高它在丟失以後被送還的機率呢?
事實表明,我並不是第一個思考如何鼓勵別人歸還錢包的人。在1960年代末期和1970年代早期,研究者們對幾個心理學實驗非常感興趣,在這幾個實驗中,研究者們故意在繁華的大街上遺失錢包,然後監測錢包被歸還的機率。其中,研究成果最豐富的要算哥倫比亞大學的哈維?霍斯坦因。
霍斯坦因花了好幾年時間系統地研究了影響錢包歸還率的因素。在一次研究中,霍斯坦因想了解:如果歸還錢包的行為能夠激發人們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感覺,這是否會讓人們更樂於歸還錢包。{39} 和霍斯坦因的其他許多實驗一樣,這一實驗製造了一種假象,就是讓撿到錢包的人以為這個錢包不是第一次被弄丟,而是第二次被弄丟了。這個假象就是:錢包的主人把錢包弄丟了,有人撿到了它,貼上一張便條後將它放進一個信封裡,準備寄還給錢包主人;然而,在去郵局的路上,這個撿到錢包的好心人不小心把信封弄丟了,結果導致錢包第二次遺失。對此毫不知情的實驗參與者撿到了這個還沒有封口的信封,發現了裡面裝著的錢包以及貼在上面的便條,然後要決定是否將信封寄還給原主人。在貼在錢包上的便條中,其中一半都寫著積極的語言,比如“……能幫助你很高興……這根本沒有給我帶來什麼麻煩”,而另一半便條上則寫著消極的語言,比如“……我還得費力把錢包寄回給你,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