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頁)
,就像現在的國際會議一樣簽定什麼條約或者締約,而且它有一個特殊的儀式就是要發誓。即使是如此神聖,到了利益關鍵的時刻,大多的國家還是會違背諾言。
現在齊國強盛了,齊桓公想召開盟會做盟主。有人要問做盟主有什麼好處,自己國家強盛了就得了?那麼武俠小說裡刀光劍影地爭奪武林盟主圖什麼?為什麼有錢人爭著要去做官?道理很簡單,兩個字:權力。權力等於什麼?更強盛,更有錢,更輝煌。沒有人希望自己平庸,任人欺負,安穩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得到的,只有不斷地努力和強大才能不被人欺負,才會安穩,就像船在水流中不進則退,所以,必須圖強,這是一個起碼的保護自己的手段,稱霸則是更高的理想,維護整個地區的安寧。
確定主題
那麼,齊桓公要召開盟會該找什麼樣的國際事務為主題呢?管仲回顧了一下目前中原的國際事件:前幾年,河南鄭州一帶的鄭國老是更換國君,政治混亂,現在一個前幾任的國君流亡在國外找機會復位;河南商丘一帶的宋國最近倒發生了一件大事,被俘後放回國的南宮長萬宰了取笑他的國君宋閔公,連殺好幾個大臣,雖然已經伏法被誅,但是新君宋桓公即位,國內因為這件恐怖的事件仍不安定,還有少數南宮長萬的黨羽在作亂。
僅此兩件值得召開盟會的事情,再論國際關係,鄭國和魯國一向是和齊國對立的軍事同盟,魯國雖然在去年給周王室和齊國主婚,做了回媒人,表面上關係和睦化,但是,這對鄭國和齊國的關係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兩國仍處於不邦交的敵對關係。如果要以鄭國的事宜召開盟會,恐怕鄭國政府不會給齊國這個面子參加,到時候弄得不歡而散,齊國反倒更丟臉。比如六方會談,主題是磋商伊朗核問題,伊朗方面不派人參加,主角不到場,那還談什麼,沒趣!宋國和齊國的關係就不一樣了,幾十年的軍事同盟戰友,前年還一起*過魯國,雖然國君換了,內閣還是原班,外交政策沒有變,何況兩國政府有著一定的友好基礎,如果以宋國事宜為主題,宋國政府肯定會給這個面子參加。
最後定了宋國的事宜,根據管仲“尊王攘夷”的外交政策,按規矩大凡舉辦盟會必須得到周王室的同意和授權,否則,就屬於私自*造反。當然現在周王室沒有這個能力控制天下的局面,但管仲既然是用仁義征服天下,自然要按規定來辦,他派人前往洛陽朝見周王,向周王討個旨意會盟諸侯,主題是“立定宋君”,就是給宋國新上任的國君一個名正言順。其實,在當時的亂世,諸侯國裡兒子繼承父親的爵位已經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就像太子繼承皇位那樣不需要誰批准,有獨立權,但宋國在當時並沒有獨立權,只是一個封地,國君也不是皇帝,是周王室封的一個爵,按照慣例大凡子嗣繼承爵位都需要上報周王室批准或者任命,因為天下只有周王室一個主子。可是,這種規定早在周王室衰弱的時候就被逐漸淡化,近幾十年來大小諸侯也沒有幾個遵照這個規定即位,得不得到那個空殼的周王室的批准無關緊要,齊桓公自己也沒有經過周王室的正式任命。所以,這種“名正言順”再形式不過了,管仲玩的就是這種形式,心理戰術,圖個名義。
可人家周王室稀罕,這麼多年了,也沒有人拍他們的馬屁,都自力更生了,現在好不容易有個人客客氣氣地真正把他們當上司看待,來請旨,當然高興地答應,給齊桓公一道旨意:“泗上諸侯,惟伯舅左右之。”
“泗”指的是泗水,泗水是從山東省中部發源,延著安徽和江蘇的交界線,貫穿了當時的“中原”,流入淮河的下游,合著一股進入大海,“泗上”籠統點說就是當時的中原。為什麼說是“伯舅”?一個是對強大齊國的敬畏,另一個是確實屬於親戚,齊國許多國君都有娶周王室的女人,也有把女兒嫁給周王室的,齊桓公身上也流著一些周王室的血液,而且他也娶了周王室的女人。
得到這道旨意之後,管仲寫了帖子發往宋、魯、陳、蔡、衛、鄭等國,會盟地點定在北杏,時間是三月朔日。
解讀:北杏盟會“爆冷”
沒人捧場的盟會
關於盟會的佈置,築了三層三丈高的盟臺,把周王的虛位擺在上頭,表示尊王的立場,所有的裝置都要俱全。管仲這幾個月來一點也沒有閒著,監督盟臺建設,擺設各種物品,都要自己親自過問。因為在以往這樣的會議很少舉行,所以也就沒有什麼例子可以參照,不像過個生日之類的宴會。而且關於儀式流程和時間安排都要計劃周密,這不是一個單純的會議,直白點說是一個有預謀的圈套和陷阱,這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