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給路林看:“這個有點意思。”
路林一看就樂了:“比我們分得還細啊!”
胡多竟然有點兒得意:“他們把這叫做打油詩。”
姜靈支起右腿,抱著膝蓋瞅著這兩人,剋制著自己的好奇。她已經放棄弄明白自己的直覺了,既然好用,跟著走就是——哪兒有那麼多鬣狗那麼多動物世界可以供她瞬間頓悟啊!
路林咀嚼了一下這個詞:“打油詩?”笑意更濃了。
胡多手指一滑一敲,那“筆記本”最上端的左角就探出了一條小東西。隨著胡多的操縱,它轉向廊間延伸過來的那道牆面,而後投射出一片光幕。
姜靈覺得這光幕很奇怪,因為它與老式電影院、幻燈片投影機都不一樣,從旁邊看去,它的光道不是白色的,有點發青發黯,甚至可謂微弱。
牆面上有裝飾。但出乎姜靈意料,投影效果卻出奇地好,加上字型又大,閱讀起來十分輕鬆,甚至都不需要拉上窗簾、擋掉晴天的下午那明亮的自然光。
姜靈瞪了“筆記本”一眼——你丫丫果然是個冒充的!冒充筆記本!而後姜靈轉頭去看牆上的投影。但是這一看,姜靈只掃了一眼開頭,就不由沮喪,轉開眼不要看了。
丟臉啊!
*********
那的確是一首打油詩:
“一等公民是公僕,高高在上享清福。
“二等公民作官倒,投機倒把有人保。
“三等公民搞承包,吃喝嫖賭全報銷。
“四等公民來租賃,坐在家裡拿利潤。
“五等公民大蓋帽,吃了原告吃被告。
“六等公民手術刀,腰裡揣滿紅紙包。
“七等公民當演員,扭扭屁股就賺錢。
“八等公民搞宣傳,隔三岔五解個饞。
“九等公民為教員,山珍海味認不全。
“十等公民主人翁,老老實實學雷鋒。”
姜靈好歹也常上網,見過它好幾個版本、好幾十次,有個大約的印象;記憶裡,大約是出自賈平凹的一本小說。那是中國當代作家嘛,寫的東西又比較真實,自然有名了。
胡多問姚先生:“以您的職務,在一等公民裡,地位也頗為重要。那麼您怎麼看雷鋒?從這兒的網際網路上來看,對他的宣傳力度一直很大,並且主要針對少年兒童。難道您們希望您們的下一代都變成十等公民?”
這真是一串尷尬的問題。更可怕的是,這才只是一個開頭。還要糟糕的是,大約因為身份關係,姚先生不能拒絕回答——不知為什麼,他甚至不太敢使用外交辭令!【※】
幸好姜靈只是旁觀。
不過旁觀者清,姜靈眼觀鼻、鼻觀心、充耳不聞了一小會兒,忽然意識到一件事——胡多突然為難這位姚先生,該不是為了姚先生嚇到她了吧?因為她姜靈是路林感興趣的客人,客人不該受到驚嚇,尤其是當著路林的面。
姜靈想到這裡,忍不住瞟了路林一眼。
路林本來一本正經在聽兩個男人一問一答,被姜靈一瞟,忽然就笑了;看了看姜靈,輕輕推了一下胡多:“外面好像還在鬧騰?你去看看,我和小妹妹說說話。”
姜靈注意到她用的“你”。
胡多隨之看了姜靈一眼,一邊合上那個筆記本似的東西,一邊對路林無奈道:“好。不過應該已經結束了。”而後他把手邊的墊子往路林背後一塞,起身朝姜靈略一頷首,就轉身出去了。他一出去,年輕英俊的姚先生也跟著出去了。
姜靈儘量優雅地向胡多回以頷首,其實心裡已經囧成了包子臉:被張甫叫小妹妹也就算了,畢竟人家年紀、閱歷在那兒擺著。但路林看上去才三十左右啊!她們就算身份差距巨大,不能“你我”相稱,但至少是平輩吧?!
——為什麼也來這一句啊!
幸好路林只說了那麼一回。她目送姚先生走過屏風、拐進廊間,不知想起了什麼,笑容淡了些。然後她問姜靈:“您害怕那個姚先生?”
姜靈沒什麼好隱瞞的,何況瞞也瞞不過,於是姜靈點了點頭。
路林眉毛一挑:“為什麼?您的精神力已經六級,而且潛力頗佳。他與您年齡相仿,卻只不過體術三級。他比起您,差得遠多了。”
姜靈直視路林的眼睛,隨即發現這是明知故問。所以姜靈苦笑,直白道:“懷璧其罪。按剛才那首打油詩,我已經當了二十幾年十等公民。”
路林的反應破天荒慢了一點。這是翻譯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