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奇謀良策解心疾(第1/2 頁)
感謝書友承德先生、書友咦剛好六個字,還有書友範敏寒、有話不得不說、書友16***068、午之陽的打賞,多謝各位書友的推薦票和月票,還請繼續支援小新,謝謝各位了!
因為戲志才前面說的,都恰好說中了閻行的心思,因此後面的話,也讓之前還不在意的閻行頓時重視起來,他注視著戲志才,口中問了一句,
“為何什麼?”
戲志才笑容依舊,但卻不願開口了。
閻行等了半響,沒等到戲志才開口,很快也就明白了,他轉到身子,大聲傳令到帳外,告訴大牛,接下來這段時間,不是緊急軍情,自己誰也不見。
重新看向戲志才的閻行,臉上換上了笑容,笑著說道:
“戲君大才,方才所言皆合我意,先前直言豔有病,豔現在已經信了,正是心病!還請戲君入座,莫要嫌豔見識淺陋,為我仔細言說癥結!”
戲志才也不客氣,口中說道“校尉請。”,然後就在下首找了個最近的位置坐下了,而閻行想了想,也沒有回到上首的主位上,而是搬來一張蒲席,然後就坐在戲志才的對面,作出洗耳恭聽狀。
戲志才伸出兩隻手指,開始接上之前的話頭,繼續說道:
“在下說校尉行事太急,也是有緣故的。若我所料不差,校尉現下不僅在核查縣寺賬簿的虧空疏漏,還已經派人去暗中查訪縣寺官吏和城中豪強的殘民不法之事了吧。”
果然,戲志才窺一斑而知全豹,已經從賬簿一事,聯想到了閻行的其他行事。
閻行沒有隱瞞,點頭承認了。
而戲志才看到閻行沒有對自己刻意隱瞞,也笑了笑。
“那好,校尉取回了縣寺賬簿,想必在之前就已經震懾了縣寺官吏,對方定然也有了防備,暗中行事不知能否得逞?”
看到閻行張口欲言的樣子,戲志才繼續說道:
“那我們且不論能夠得逞,就算事情都成了吧,不知校尉拿到了縣寺官吏、豪強大姓的長短罪證,又要如何行事,是要直接問罪,還是上奏郡府?”
閻行聽到戲志才的問題,面露沉思,這也是他內心所糾結的,他雖是蕩寇校尉,但卻是專任兵事的官職,這問責瀆職官吏、查辦不法豪強的事情,跟他沒有半分關係。
若是要達到閻行心中徹底控制絳邑、安定一城民生的目的,要麼就動用兵馬,強行查辦犯法的官吏和不法豪強,要麼就拿著這些罪證,和縣寺官吏和城中豪強作交易,換取他們的妥協配合。
可這兩種做法,都各有弊病。強行查辦,落了一個越俎代庖、濫用職權的口實給別人,而脅迫交易之後,暫時妥協配合的官吏、豪強也不容易管束,隨時隨地都可能對自己反咬一口。
至於上奏郡府,閻行壓根就沒有想過,且不說郡府會不會秉公辦理,懲辦這些大姓子弟和地方豪強,就算河東郡府真的懲辦了,問罪、撤換舊官吏,然後來了新的一批試守官員,這還是跟閻行全面控制絳邑的目的南轅北轍,完全沒有實際意義。
眼下戲志才既然談到了這個自己糾結的問題,閻行心想著,是否要開口尋求戲志才的意見。卻不料,戲志才已經話鋒一轉,又緊接著說道:
“此事若是校尉還沒有決議,那我們不妨也先不去管它,直接跳入下一件事,縣寺官吏、城中豪強的問題都已經解決,絳邑的民生也安定了下來了,可校尉又該如何自處?”
“須知校尉如此行事,最遭地方大姓豪強、河東郡府官吏的忌諱,安邑城中對於校尉的謗言必然甚囂塵上,校尉出身軍中,歸牛中郎將統屬,或可暫時不用擔心這郡府、豪右的壓力,但為求自保,校尉安民之後,必然就要討賊,如此一來,就又來了問題。”
“校尉急於討賊,敗,則覆軍殺將,屍骨無存。勝則群輕折軸、禍起蕭牆。試想牛中郎將手握大軍,屢戰屢敗,而校尉兵馬三千,卻能制服賊寇,牛中郎將得知捷報之後,可有如此容人之量?”
“弱幹強枝,不折必披。牛中郎將既已心生忌憚,這個時候將帥生疑,再加上之前來自郡縣官吏和大姓豪右的毀謗,校尉自度,可有性命之憂?”
“嘶!”
聽完戲志才的話之後,閻行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氣,感覺自己的後背隱隱發寒,開始有冷汗滲透衣甲。
自己確實是行事太急,謀劃不周,沒有考慮周全,以至於行事不僅有漏洞,而且對事後結果的應付也沒有提前考慮和準備好。
如戲志才所言,確實有功虧一簣和性命安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