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忽報城外兵馬來(第2/3 頁)
無首,在閻行丟擲了“雙廷掾”的制度後,再相機從他們之中擇選投誠之人拔擢為各曹掾史,這絳邑的縣寺也就完全落入到了閻行的掌控之中了。
至於那些城中大姓,犯下重罪的,自然也要下獄問罪,但那些罪行較輕的,卻是要小懲大誡,以威勢折服他們。
畢竟閻行想要統合絳邑的力量,安定民心和抵禦白波賊寇,都離不開城中大姓的相助。
戲志才為閻行完善了掌控絳邑的計劃,讓閻行的行動十分順利,因此閻行才會特意在眾人面前稱讚戲志才的功勞。
戲志才得了閻行的稱讚,也沒有沾沾自喜,而是思忖了一會後,又慢慢說道:
“校尉,這縣寺是已經拿下來了,但這絳邑卻是還沒有完全控制,而且,河東郡府那邊,也需要早作謀劃了。”
閻行點了點頭,戲志才說的很對,這一次自己一方在絳邑弄出如此大的動靜,連守絳邑長都被孟突當場格殺了,河東郡府那邊,就算他們原本想要稍避西涼兵的鋒芒,可在絳邑這一件事情上,為了郡府的面子,也不得不下令,派人前來查訪了。
與其等人家來查,就不如將絳邑縣寺這劣跡斑斑的罪證提前派人遞送到河東郡府裡面去,在鐵證面前,料想河東郡府就算想要徇私,也要衡量再三了。
而除了派人去河東郡府之外,鎮守河東的中郎將牛輔的大營,也應該派人前去一趟,河東郡府就算對自己再不滿,也不能夠將自己這些外兵如何,但如果牛輔聽信了別人的毀謗自己的言語,那對於閻行而言,就很麻煩了。
想完這些,閻行開始說道:
“郡府那邊,後面讓鄭多整理完案情卷宗、罪犯認罪供詞之後,就可以派縣吏送到郡府去。而牛中郎將那邊嘛——”
說起牛輔,閻行就想起了那個身邊放著蘭錡、鈇鑕,面色卻焦躁陰晦的中年軍漢的模樣。
牛輔的崇信巫卜,性情乖張,派其他人去他營中,只怕適得其反,這件事情,終究還是得有經驗的周良親自過去。
閻行隨即看向周良,口中說道:
“元善,這一次肅清絳邑殘民官吏,你居首功,不過卻還是要再勞你去一趟牛中郎將的營中,將守絳邑長範鏞通敵獻城的罪行向牛中郎將稟報。嗯,這次行事所需的財貨還是如同上次一樣,你儘管行事,所需財貨無需擔憂。”
“諾!”
周良上一次因為甘陵一事,就曾經前往牛輔營中,為閻行打前站,用大量錢貨打通了牛輔營中的層層關節,這一次再由他前去,可以說是輕車熟路,若不出意外,必定也能夠順利行事。
安排完這兩件事情後,今日縣寺的事情,也就有了大體的善後了。
閻行看向堂上的其他人,正想著留下部分士卒留守縣寺之後,就帶其他人馬離開。
可他才剛剛下達完撤離縣寺的命令,一眾士卒還沒來得及離開大堂,就又有一名趕來計程車卒從外面跑了進來。
“啟稟校尉,閻軍候遣人來報,城外發現近千騎兵,往絳邑方向而來。”
“哦!”
閻軍候指的是駐防城外兵營的閻興。
閻行聽到閻興派人前來稟報,城外有近千兵馬來到,他表面不動聲色,但心中卻是有些吃驚。
當然,閻行吃驚並不是擔心有敵人來襲,白波賊良莠不齊,精銳不多,一經出動,人馬都是以上萬計的,這前來的近千兵馬,不太可能是白波賊。
更有可能,是絳邑原先的駐防兵馬。
絳邑除了閻行帶來的三千兵馬外,原本還有三營駐防計程車卒,其中兩營是河東郡兵,一營是西涼兵馬,他到達絳邑之時,這三營兵馬都已經分別開拔前往汾水、九箕山等處,防備臨汾、襄陵方向蠢蠢欲動的白波賊寇了。
而閻行駐紮下來之後,也曾派信使前去汾水、九箕山兩處詢問白波賊的情況,結果派出兩處的信使反饋回來的訊息,都是三營司馬稟報閻行說,白波賊寇似有攻打絳邑之意,他們都在帶著士卒加緊佈防,以抵擋白波賊可能的進攻。
對於這種原先兵馬觀望局勢的情況,閻行來時也有所預料。不過不管臨汾、襄陵的白波賊寇到底是不是真的想要進攻絳邑,這三營兵馬屯紮在汾水沿岸和九箕山,對一心籌劃肅清縣寺殘民官吏的閻行來說,也是少了一些可能潛在的掣肘,算是有利無害的了。
只是眼下自己才剛剛肅清完縣寺的殘民官吏,就有原先的兵馬趕回來了,也不知道是巧合,還是蓄意的。
這三營駐防兵馬,原本是駐防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