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忽報城外兵馬來(第1/3 頁)
沒人敢問罪行,都顧著求饒,但閻行還是得說的。
“你等所犯的,乃是徇私坐視之罪。身處縣寺,曉知內情,卻出及弗告,任由範鏞等人為惡,這原本也是要下獄問罪的。”
“不過上天有好生之德,本校尉也非好殺之人。這一次,也就先饒過你等了。”
聽到不追究的話語後,剩下的縣寺紛紛鬆了一口氣,連忙又出聲感謝閻行的大恩。
“不過,眼下縣寺職位多缺,重新擇選吏員,通達政令,卻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剩下的縣吏剛得了寬恕,聽到閻行的話,頓時也明白了,連忙說道:
“我等帶罪之身,一切唯校尉之命是從!”
沒想到,聽到這話的閻行卻不樂意了,他一臉嚴肅地說道:
“諸君此言何意,我此前已經說過了,漢家自有制度,以生民付縣寺,以賊寇付校尉。這縣寺之事,我是不會親自過問的。不過範鏞授首,縣寺治民之事卻不可無人主持,我意,在縣寺之中先設定兩廷掾,以代行政令。”
“兩廷掾各司其職,就以案牘文書之事付左廷掾,以糾擿謬誤之事付右廷掾。左廷掾可由縣吏中擇選一名望之人,而右廷掾,我看,暫時就由我帳下書佐鄭多兼任了!”
剩下的縣吏連忙答應下來,雖然他們明知道這樣做,那縣寺就變成了表面上還打著縣寺的幌子,實地裡已經變成了閻行這個蕩寇校尉的私府。
到頭來,閻行是不親自過問,但依舊可以透過擁有監事權的右廷掾鄭多,來暗中操控縣寺。
可這個時候,哪有人還敢出言反對。
最後,就是事先已經得知情況的鄭多出列,向上首的閻行拜謝,然後和其他日後的縣寺同僚互相見禮。
有了鄭多這個右廷掾,再將縣卒換成自家的兵卒,這絳邑的縣寺就算是被自己徹底控制住了,閻行目的已經達成,也就點點頭,再告誡了眾人幾句。
“兩掾所署,事入諾出,若有奸欺,必加嚴懲,諸位宜各盡心,無為眾先。”
“謹遵校尉之令!”
鄭多帶著一班縣吏紛紛頷首應諾。
眼下縣寺還有追索贓款、整理罪證、籌備錢糧等諸多事情要做,閻行一向行事雷厲風行,也不再多言其他,隨即就讓鄭多領著這些縣吏下去,擇選提拔,選出一個左廷掾,然後就重新回到各曹辦事了。
等到鄭多帶人走後,諸事已畢的閻行才長長撥出了一口氣,站起身來,看著戲志才、周良等人說道:
“賴二三子操勞多日,今朝總算除去殘民之賊,了卻我心頭一件大事了!”
戲志才聞言笑了笑,也說道:
“這還得多虧了待事史周君,他查訪縣寺、大姓奸邪之事,悉數詳盡。還有百人將孟君,及時救回被縣卒扣住的兩名下屬。以及校尉的當機立斷,提前行動,一舉肅清絳邑的奸邪之徒。”
聽到了戲志才將功勞推讓給了周良、孟突還有自己,閻行呵的一笑,看著戲志才說道:
“也是有賴於軍謀史戲君獻上的計謀,這一次行事才能夠如此順利,將縣寺給徹底拿下了。”
閻行確實沒有過分誇大戲志才的功勞。這一次行動能夠如此順利,就是因為戲志才獻上的計策讓閻行成功迷惑了範鏞以及城中一干大姓。
利用接管軍需的時候,讓徐晃假裝貪墨錢糧,給縣寺的官吏一種錯覺,以為有機可乘的範鏞隨後幾次或派縣吏、或派大姓子弟來試探,閻行都逢場作戲,很好地掩飾了自家的意圖,讓得到反饋資訊的範鏞以為閻行和他們是一丘之貉,從而才逐漸放低了警戒心。
而對付縣寺官吏和城中大姓,戲志才也在之前,就認為應該分而治之,區分對待縣吏和大姓。
首先是範鏞,因為他是一縣之長,而且還是安邑大姓範氏的子弟,若是他不認罪,企圖對抗到底,那就只能夠以通敵的罪名,將他就地格殺,要不然讓他得了空隙,利用範氏的能量,在河東郡府之中掀風作浪,還不知道要給閻行增添多少麻煩。
因此之前範鏞打算煽動其他人的時候,提前受命的孟突果斷立下殺手,將他斬首示眾,既震懾了其他蠢蠢欲動的縣吏、大姓,也將通敵之罪乾脆地辦成了鐵案。
其他如縣尉、縣丞、功曹、主簿等範鏞的心腹,閻行和戲志才商議之後,決定了不殺但也不能放,先扣押拷打,讓他們都承認自己犯下的貪汙受賄、橫行不法的罪行。
至此,縣寺中的長吏也就被一網打盡了,剩下那些縣寺小吏,群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