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兵出陽城(第1/3 頁)
賈詡、閻行返回雒陽覆命之後,因為徵召皇甫嵩一事他們兩人都在暗中出了大力,這對於急於遷都、穩定後方的雒陽朝廷而言,無疑是大功一件,因此朝堂上的封賞很快就下來了,任命賈詡為平津都尉,閻行為假都尉。
都尉一職,比二千石,與校尉相同,但實際上又比校尉稍低。前漢的都尉原是郡府的軍事長官,但本朝罷免“都試”之後,都尉一職也是在州郡撤銷了,只保留了朝廷的奉車、駙馬、騎三都尉,和邊郡、屬國地區的少數都尉。
而像丁原曾經擔任的武猛都尉的武職,則是臨時性質的官銜,臨事出兵設定,事後又會隨即撤銷。像賈詡的這個平津都尉,理論上,一旦雒陽和關東的戰事正式開啟,賈詡就要帶兵前往小平津關駐守。
閻行被升為假都尉,只要是眼下,和關東州郡開戰在即,董卓為了拉攏人心,也開始大肆封官許願,但是朝廷原先的官職就那麼多,因此不得不重設、擴大都尉一職,又因為閻行是輔佐賈詡行事的,所以功勞在賈詡之下,論功之時就只是被表為假都尉,“假”只是暫領,所以閻行這個都尉也沒有名號,要等到轉正或者升遷之後,才能夠像其他武將一樣,混到一個雜號的名號頭銜。
當然,眼下閻行雖然升為假都尉,但能夠掌握的,還是原先那一營千餘人的兵馬,雖然在河東之時,也收降了少量白波軍的精銳和接納了部分傷愈之後的董軍士卒,但算上在河東戰場上折損計程車卒,總人數依然維持在原先的水平線上。
雒陽天子的西遷車架人馬正在籌備,而解除了關西皇甫嵩、蓋勳這兩枚肉中刺之後,雒陽、關中、涼州的地盤也連成了一片,胡軫、楊定的涼州兵馬也在加速趕往雒陽和董卓的兵馬匯合,董卓的聲勢漸漸復振,之前面臨的危機也暫時得到了緩解。
解除了後顧之憂的董卓,也把眼光投向了關東討伐自己的州郡上,他和自己的幕僚、武將商議之後,最終決定,在加強雒陽八關的防禦的同時,先派遣徐榮的兵馬,進攻豫州的孔伷,以此來刺探眼下關東州郡的兵馬動向和虛實。
做出這番佈置,董卓這個久經戰陣的老將,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
首先,主動出擊,這是為了挫一挫關東討董聯軍計程車氣,“夫戰,勇氣也”,戰爭勝負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軍隊計程車氣,而戰時士氣的強弱,又是需要根據戰前敵我雙方的聲勢來衡量的。
關東討董聯軍,由南到北,聲勢浩大,這個時候,如果不主動出兵,先發制人,一旦讓還有些混亂的聯軍兵馬穩定整合起來,再協同行動對雒陽發起進攻,聲勢此消彼長之下,就會讓董卓的兵馬陷入被動防禦捱打的局面。
其次,就是為了震懾那些同樣要隨天子西遷長安的朝廷百官,董卓遷都長安,只是為了解除後顧之憂,並不是要棄守雒陽,他本人並不隨同天子西遷,而是親自坐鎮雒陽,指揮手下的各軍,與關東的討董聯軍進行交戰。
雒陽,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就會成為關東平叛戰事的大本營所在,而為了防止朝廷的百官在沒有自己在的情況下,再私下底搞出什麼小動作來,董卓也有必要,在他們盡數離開之前,用關東聯軍士卒的人頭來震懾他們一下,讓他們安分守己,不要在西遷的途中再給自己增添任何麻煩來。
最後嘛,自然就是出於兵事上避強擊弱的考慮,如今關東討董聯軍進逼雒陽的據點,就是四個,河內的懷縣、陳留的酸棗、潁川的陽翟,還有南陽的魯陽。
柿子自然是要挑軟的捏,若論進攻最方便和最近的,自然當屬袁紹屯兵的河內之地,不過河內如今不僅有袁紹帶來的渤海兵卒,還有河內太守王匡的兵馬,再加上冀州牧韓馥派遣的州從事趙浮、程奐帶領的河北兵馬,人數不少,聲勢也不小,更重要的是,趙浮、程奐、王匡手下的兵馬,都是多強弩射手,憑藉有利的大河水利,再有強弓硬弩佈防,就算是精銳的涼州鐵騎,在這種情況下,也往往會望而卻步、知難而退。
這是董卓陣營的首戰,戰果多少暫且不論,但必須得能夠取勝,河內的袁紹不能作為首攻,酸棗的聯軍匯合了兗、徐兩地的兵馬,號稱有十多萬之眾,也不適合作為攻擊的物件,所以能夠選擇的就只有魯陽和陽翟了。
陽翟近,魯陽遠,孔伷被鄭泰稱為“清談高論,噓枯吹生;並無軍旅之才”之人,而袁術卻是曾經參與誅滅宦官、帶兵攻打皇宮的驕豪之士,好奢淫,騎盛車馬,以氣高人,雒陽士民語曰:“路中捍鬼袁長水”。
一個是隻會清談的坐談客,一個是驕豪氣盛的路中悍鬼。兩者孰強孰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