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奪門(第1/3 頁)
春社日,陽城城西郊外,圍繞著社廟這一處地方的方圓數里之內,已經是人頭攢動,摩肩接踵,來來往往的人群讓往日頗為靜謐的社廟變得異常熱鬧喧譁起來。
社廟的核心地帶,如今已經是由城中縣寺的官吏在負責,而在他們忙碌籌備春社祭祀的同時,外圍還圍著幾重披甲持兵的縣卒護衛著,防止著有閒雜人等,貿然靠近社廟,衝撞了即將享受凡人供奉的社神。
在縣卒守衛的護衛圈子之外,此時已經密密麻麻聚集了眾多的黔首民眾,春社日乃是農事祭祀最關鍵的一環,關係到了一整年的風調雨順,因此陽城許多士民早早就趕來社廟,準備向社神祈祝禱告,保佑自家的田地年豐時稔,又是一個豐收季。
而在最外圍,則是忙於逐利的商賈聚集的地方,雖然農事祭祀對他們這些商賈而言,與貼身利益無關,但春社日這麼盛大的祭祀活動,操奇計贏的商賈又怎麼會錯過這麼好的機會,數量眾多的人潮,很快就讓此處形成了一、兩個臨時的小市集。
雖然祭祀的吉時還未到,但已經有諸位縣寺吏員、各鄉薔夫、遊徼抵達,眾人都在翹首等待著從城中駛出的載有縣君、功曹等人的車駕。
這種繁忙稠密的景象,還是和往年的時候一模一樣,絲毫沒有被關東兵起的戰事所影響,當然,這也是因為轘轅關的董卓兵馬做出一副嚴防死守的樣子,沒有任何出擊的跡象,陽城一地才能夠在春社日裡呈現出一片祥和的氣氛。
就在這個時候,遠處的官道響起了一陣密集的馬蹄聲,稠密的人群外圍的人,聞聲紛紛抬起頭,望向聲音傳來的方向,那裡剛好有一片小竹林擋住了視線。
想必是在縣君車駕前面開道儆蹕的騎士吧!
有人在心中想道。
只是很快,一個馬頭從小竹林的拐彎處冒了出來,人們的眼光隨即投去,映入眼簾的,不是鮮衣怒馬、吆喝清道的縣寺騎士,而是冷酷寡言、人馬披甲的甲騎。
“這是?”
陽城的黔首民眾少有見到這種人馬披甲的甲騎,紛紛嘖嘖稱奇起來,這城中的縣寺裡,何時也有了這樣的人馬和甲杖了。
在人們的稱奇聲中,越來越多奔騰的馬頭冒了出來,在揚起的煙塵中,一張張神情冷酷的騎士的臉露了出來,其中不乏前額剔禿、結起辮髮的胡人臉孔,人群中也並非都是毫無見識之人,幾乎在一瞬間,就有人指著來騎奔騰而來的方向失聲驚叫說道:
“是涼州兵,不好了,快走!”
這一聲驚叫像一塊投入潭水的巨大石頭,在剎那間就掀起了一陣劇烈的波瀾。
恐慌的人群在驚懼之下,開始紛紛四下潰逃,企圖躲避衝擊而來的騎兵。很多商賈還來不及收起自己攤位上的貨物,貨物就已經被混亂的人群衝得七零八落,富貴的人家的牛車在人群的衝撞下,也是慌不擇路,任憑駕車的車伕如何吆喝,吃驚的畜生就是不聽使喚。
原先被甲持兵計程車卒如今也是亂成一團,他們一樣被慌亂的人群推搡著,向著騎兵前來的反方向往後逃竄,而諸多原本都是高冠博帶、莊嚴守禮的吏員也被這突如其來的騎兵驚嚇到了,頭上的高冠也撞歪了也來不及扶正,跑丟了絲履也不敢停下來,更有慌亂之中,直接躲入了社廟中的神座底下,企圖藉助神靈的庇護,來躲過劫難的。
呼嘯而來的西涼騎兵就如同來自草原的朔風,所到之處,慌亂的人們無不像纖細的野草一樣紛紛倒地,騎兵肆意地操縱著坐騎衝撞人群,手中的刀、矛不時落下,帶起一股又一股的血雨。
···
與此同時,陽城的城門處,因為今日是春社日,城外有春社祭祀的活動,出城的人數也多了起來,不僅是主持的縣寺官吏,許多城裡的富貴人家也駕著馬車、牛車趕往城外,還有一些沒有坐騎、車駕的城中居民,也三三兩兩結群,準備前往城外的社廟處,參與祭祀社神。
城內外出的人馬多了,檢視的城門軍卒也覺得繁瑣,變得懈怠起來,若不是城頭上,還有值守的屯將在看著,只怕他們早就要藉機偷懶。
不過眼下雖然偷懶不得,但是他們的例行檢查也是隨意的很,隨便瞅上一瞅,就揮手放行,富貴人家的車駕中有女眷的,只要給個十幾文五銖,領頭的什長也很會做人,直接不用檢查,就將人放出城去了。
雖然今年一開春,關東各地就紛紛叫囂著要討董,可也沒看關東有哪支兵馬主動去進攻雒陽,而雒陽的兵馬也是死守關隘,絲毫沒有東出進攻的跡象。陽城計程車卒耗了一個多月,耐心和警戒心也漸漸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