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宋間學者最感興趣的材料。有一些氏排在了五帝的前面。認為更早於五帝。氏中的軒轅就是五帝的黃帝。氏反映了自然鬥爭時期。帝反映了社會鬥爭時期。學者們的歷史分期很明確,也很準確。從春秋到唐,宋,學者們將可能得到的材料排成次序。並且,寫進正史中去。
氏,氏崇拜,氏族崇拜固然是產生於始族時代,卻是春秋人的認識。是春秋學者記錄的始族歷史。在始族時代存在崇拜(祠,祭)。被崇拜的物件五花八門,於是,春秋人將五花八門的崇拜中,關乎始族生存,關乎始族生活的一類崇拜總結出來,叫做氏。伏羲,女媧,神農等等,都是關於始族起源的崇拜。學者們使用了氏字。這就跟今天使用神字是一樣的。在今天,對遠古的崇拜叫做神話,其實直到商殷時(從甲骨文中)找不到神字。可知這氏字是春秋人對始族崇拜的總結。
對氏的總結是很革命的思想,可以說是對歷史的探索。學者們,特別是道家一派的學者,因為認識到了始族狀況(莊子語:散焉者乎),努力去尋找始族的蹤跡。春秋學者距始族崇拜的時代已經三千多年,他們只能以文字記載為資料,春秋時一切的口傳都結束了,都或繁或簡地記載在文字中。於是他們便在文字中尋找一些氏來。
氏的現象引起了學者的注意,這一堆氏便穿成了串。下面是其中的二個串。
(莊子:)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粟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羲氏,神農氏。成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太平御覽引遁甲開山圖)柏楊氏,粟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祝容氏,混沌氏,吳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陰康氏,朱襄氏,無懷氏。凡十五代,皆庖羲氏之號。自無懷氏以上,經史不載,莫知都之所在。
上引了二個串,很多的古書記載了類似的串。學者很看重這串的順序。這二個串的中心部分相同,上一個串向上伸,認為在伏羲以前還有很長的歷史階段。下一個串向下延,認為歷史從伏羲開始。這二個串都有一小段評論。可以看出來這二個串的作者表達了不同的歷史觀。
莊子是戰國時代的學者,莊子這個串是說,昔者有不相統屬的氏族群,這一說與叢書的“成千上萬個始族群”的意思很接近。遁甲的那個串是寫給皇帝看的(御覽),用政權史觀來解釋,特別註明,莫知都之所在。
推想在流傳中,這些名字配上文字的時候,還有一些事蹟,而且使用了褒義的字。
柏楊,(樹名)。粟陸(食物名)。驪畜(畜名)。赫胥(胥是詞尾,義在赫字)。尊盧(也許與住屋有關)。祝融(與火有關)。混沌(從地震區走來)。昊英(又名少昊)。有巢(巢居)
葛天(葛,纖維)。陰康(康,褒義)。朱襄(朱,有長官說,襄,春秋時王公號常用)
比較一下:
蚩尤(蟲,害),蠻(蟲),夷(割除),狄(犬,火),戎(征伐)。
文字時代以政權為依據記錄歷史,始族人以崇拜為依據記錄他們的歷史。
仰韶人之六
始族時代(遠古中華第二集)
仰韶文化
仰韶人之六
華人
陝西,河南,山西為仰韶文化的遺址稠密地區。實際上,河南的部分和山西的部分只是一河之隔。伏羲人從山西來到河南。陝西的部分叫做華人,華人的地區和伏羲人的地區是一山之隔。
閒言少敘,書歸正傳。故事從華人的起源講起。
華人從哪裡來?
華人的檔案找到了,華人的檔案由華人的巫祠儲存下來,記載在古書山海經裡。這是六千年前的陝西古人說的話,今天聽不懂,需要翻譯。
華人生存的地區:
“竹山,竹水出焉,北流注於渭,其陰多竹箭,多蒼玉。丹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洛水,”
(竹山,是今天發源洛河的一片山地,在藍田北。竹水向北流注於渭河,也是發源在這一片山地。竹箭,可以作箭桿的植物。蒼玉,就是黑石頭。丹水,指洛河的上游河段,洛河從這裡發源。)
“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於渭。獸多猛豹,鳥多尸鳩。”
(丹粟,紅籽,似野生高粱。丹水,就是上文的竹水。猛豹,尸鳩,可知,南山已經在山林裡。南山在竹山南。)
“大時山,涔水出焉,北流注於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