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發生感情最初的原因是什麼,只要一旦彼此之間有了真摯的感情,那就是很難割捨了。對於真摯的感情,每個人都有一份與生俱來的眷戀。
困擾中的石越幾乎是無意識的叫了馬車去了碧月軒,找到了楚雲兒。他一句話也不說,只是坐在楚雲兒的對面,靜靜的喝著酒,彷彿心情一下子就恢復了平靜。
楚雲兒這段日子聽過無數關於石越的流言,當他進來的時候,她心裡高興得怦怦亂跳,卻又不敢表現在臉上。當石越進來靜靜的坐在她對面,一言不發的喝著酒時,她不知道為什麼,心裡有一種針刺般疼的感覺。她默默的調了調琴,輕撫一曲,陪著石越喝酒。
兩人就這麼坐著,一個喝酒,一個撫琴,沒有說一句話。可是兩個人的心裡,一個極度的寧靜,溫柔的寧靜;一個卻是快樂,從心靈到指尖都有幸福的感覺……待到天黑了,石越才起身,輕輕說一聲:“謝謝你,楚姑娘。”也不待楚雲兒回答,便轉身離去,留下楚雲兒一個人痴痴的發著呆。
第一卷《十字》 第三節 終南捷徑(下)
書香屋 更新時間:2007…11…16 8:30:06 本章字數:12787
從楚雲兒那裡回來的石越緊接著就引起了四月份的一場風暴。因為唐棣等人還沒來得及接到任命,這也讓他們在這場風暴依舊擔任著助手的角色。
熙寧三年的四月,本來應當是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季節卻也是個多事的季節。在朝廷中,王安石開始了對御史臺新黨異議分子的大清洗,自御史中丞以下,一大批臺諫官員被皇帝趕出了朝廷。而在民間,則是剛剛出版《論語正義》、拒絕赴博學鴻儒科考試的石越,再次刊發了驚世之作——《疑古文尚書偽作論》。
〔作者按:《尚書》又稱《書經》或《書》,在某種意義,是中國最早的政治典冊集,據說儲存了上古三代到夏商周三代的一些政治資料,歷來是中國的重要經典,儒家更是奉之為“五經”之一。因為秦始皇焚書,又歷楚漢戰亂,幾乎失傳,到了西漢初年,才由政府派專人到一些僅存的《尚書》專家那裡,由那些老先們背誦,專人抄寫,整理成文,後來被立為五經之一,因為是用西漢的文字寫成的,所以叫《今文尚書》,《今文尚書》一直流傳下來,都是西漢整理的版本。而所謂《古文尚書》,是西漢孔子的後代孔安國在他自家的牆壁裡發現的,因為用更古老的文字寫成,所以叫《古文尚書》。《古文尚書》孔安國版本,也是真的,因為《今文尚書》是整理出來的,所以實際上還不如《古文》全。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古文尚書》後來失傳了,到了東晉才有人又獻上一部《古文尚書》,這一版卻是假的了。東晉以來流傳下來的,自然都是假的《古文尚書》。這是經學界有名的一樁公案。——這一段介紹請不要計入收費字數中。〕
這本書的內容,無非是閻若璩《古文尚書疏證》和惠棟《古文尚書考》的主要內容,證明東晉梅本《古文尚書》是偽作。另外還一部分內容更是直接攻擊《今文尚書》除開《西周書》之外,也全部是後人偽作。
這本書就是石越和唐棣等人自《論語正義》之後一直在做的事情之一,當時今古文《尚書》並沒有分開,一直是合在一起出版的,要到朱熹才開始慢慢懷疑到今古文《尚書》,便把今古文《尚書》分開來講。此時石越直接攻擊《古文尚書》是一本偽作,而《今文尚書》則大部分是戰國人寫的偽書,如何可以不引起軒然大波?石越費盡心思弄出這本書,並公開刊發的目的,一則是為了進一步確立自己在學術上的地位;二則是想要顛覆當時人們對上古三代的認知,關於三代最原始的資料出自於《尚書》,一旦《尚書》的真實性被質疑,那麼其權威必然大大下降,而石越便可以重新解釋經典,構建一個新的上古三代;三則是引發一點疑古的思潮。
如果說《論語正義》一出來,是讚揚遠遠多過批評的話;那麼《疑古文尚書偽作論》一出來,便是讓許多人目瞪口呆,輿論幾乎是短暫性失聲。而等到最初的驚愕之後,留給眾人的,便是一種複雜的心情。《古文尚書》之偽幾乎是無法辯駁的事實了,反正是東晉人獻的,不是什麼古以有之的東西,大家也能平靜的接受。但是對《今文尚書》的質疑,卻未免有證據不足之嫌。一時間批評的聲音都是針對《今文尚書》部分而來,其中攻擊得最賣力的,便是陳元鳳。只不過他的反駁,完全是一篇對石越人品的責難,在學術上實在沒有太多的意義。而石越對《今文尚書》某些部分是否偽作,並未給出定論,這些反對的聲音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