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頁)
不過, 她並不樂見於自己的兒子,自從那小臉的輪廓開始慢慢清晰起來,像極了丈夫。
兩年多來,她做到了一個妻子,一個王妃所能做到的極致,前人所說的宜家,宜室,宜子也不過如此罷了。但臉上的笑容越是柔和,心中的孤寂就越是明顯,十年過去了,為什麼那雙溫潤的眼眸始終沒有從心底退去,反而越漸清晰。以至於每次見到元吉,那種封存已久的思念與痛苦就要好像幾乎要決堤而出,幸而也只是幾乎。外人面上,自己依舊是寬容大度,賢惠明智的秦王妃,接納著丈夫的一個又一個女人,甚至噓寒問暖,悉心照顧。其實這也不算什麼,對於一個她不愛的男人,他的風流多情又與自己何干。“像一個妻子對待自己的丈夫那樣對待世民”,娘臨終前的話語仍在耳邊,而自己也做得完美無缺。
十月,不顧任何人勸阻的齊王,一路馬不停蹄地向長安飛奔而去。元吉知道這樣回去的結果是什麼,所有人都會嘲諷自己懦弱,膽小,棄城而逃。可是沒有辦法,當自己無意中聽到若水生產不順的訊息後,身體已經不再是理智所可以控制的了,他將晉陽城拱手讓給了劉武周,可比起若水,晉陽城又算得了什麼呢。
儘管半途中,母子均安的訊息終於傳到了他的耳邊,可再回頭,已是絕徑。原以為自己可以滿足於那過去淡淡的回憶中,直到那一刻,終於明白如果再也看不到那張含笑的容顏,回憶也將變得毫無意義。即使遠遠的,他也要看著她,看著她好好地為人妻,為人母,看著她帶著笑容生活下去,然後,獨自寂寞終老。
初見,如果她不是李世民的妻子,他不是李家的三郎,如果她沒有眷戀於那眉眼間的相似,他沒有傾心於眼眸中那陌生的溫柔,將來一切會不會變得不同?
再見,他看見了她不變的笑顏下越加深沉的冷漠與寂然,她看見了他眼中幾乎掩飾不住的深情與愛戀。
於是,他選擇了大哥,想要奪回屬於自己的幸福,而她選擇了自己的丈夫,想讓一切回到過去。
然而,最終的結局,卻是慘烈而血腥,當那支箭射進自己胸膛的時候,他似乎看見了她的眼眸第一次真正的看著自己,而不是自己背後的那個人。這樣的一輩子也許還是值得的吧。
如果人有三生,下一次,他會比任何人都先遇到她,然後愛上她。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她只願他們各自轉身,不再相遇。這一生,她最真摯的情感給了十多年前那個不告而別的身影,她最辛苦的付出給了身邊的丈夫。只有他,什麼也沒有得到,到頭來還留的身後無數的罵名與責難。
人生若只如初見,只願他能明白什麼是情深不壽,只願她已經懂得失去的不再重來,沒有開始,便不會再有結束,也不會再有悲歡離合。
p。s這一章寫得比較痛苦,主要是因為人稱問題,第一段是現代的若水後來的回憶。(算是對正文後續的一點點提示吧)
後邊幾段的視角是在長孫與元吉兩人的不斷變化當中的,看的時候會比較容易產生誤會。
關於過去的番外,就告一段落了,長孫和小李的過去大概要到後面的正文裡才會出現。
下次的更新時間,我也不能確定,不想等的,過一個月再來吧。
今天也到這裡,我自己也很難過,可憐的元吉dd啊,誰叫你喜歡誰不好,偏要喜歡小李的老婆,那種男人就算自己不喜歡也不會放手的,何況是自己心愛而且重要的長孫呢?不過我也算是給了你們一段共同相處的時間了,也應該算是親媽的吧,笑。
看過的要留言哦,最近比較煩,比較煩。
第二十五章 外患
貞觀三年,毫無疑問是貞觀之治中的一個轉折點,李世民“治國以靜”的治國之道已經開始漸漸起了作用,尤以關中京畿之地為勝,百姓生產勞作也已經慢慢恢復了穩定。
內有的隱患既然已經遠去,那麼抗擊突厥的戰爭也自然是不容緩。沒有人會比若水更清楚這個大唐天子的勵精圖治的決心。這世上從來不會存在天生的帝王,能站在眾人之上並且名垂千古的人必定具有常人所沒有的遠見、勇氣、決心、以及堅韌的意志力。
李世民正是這樣的一個皇帝,思量國事甚至夜半不寢也是常有的事。自從年初以來,他召回駐守北境的李靖,幾番傳喚幷州都督李績,華州刺史柴紹進京,君臣一談便是一宿。一場大唐與突厥之間的大戰已經無可避免了。
冬至過後,天氣一下子冷了下來。夜已經深了,若水拉著承乾指著外間明亮的燭火,沉沉的開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