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4/4 頁)
有文采,通篇大白話,現在則被人推崇,認為對白話文的推廣做出了貢獻。
之所以前後反差這麼大,根本原因是因為林子軒在文壇的地位提升了,他成了權威。
如果還是剛穿越那會的林子軒,就算是把《林氏漢語拼音方案》寫的再出彩,也不會引起重視,甚至還會被批判。
正如那時候一大批人攻擊他的小說一樣。
成了權威之後,就有了光環,好像廟裡的神像,受人敬仰。
這就是現實。
然而,不管怎麼說,《林氏漢語拼音方案》即將成為全國小學的教材,這個漢語拼音奠基人的名頭是跑不掉了。
加上新詩的奠基人,流行歌曲的奠基人,這是第三個奠基人了。
林子軒將在奠基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未完待續。)
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
全國國語大會是為了展示新文化成果,推廣國語而發起的一項宣傳活動。
北平由蔡元賠和胡拾等人主持,上海則交由林子軒負責。
他們準備在大會上發表一篇宣言,宣言的內容林子軒收到了。
宣言的開篇便指出:“這種公共的語言並不是人造的,乃是自然的語言中之一種;也不就把這幾百年來小說戲曲所傳播的‘官話’視為滿足,還得采用現代社會的一種方言,就是北京的方言。”
在介紹新的注音標準時,指出這種注音標準是在《林氏漢語拼音方案》的基礎上改進而成,是多位語言學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最終的名稱叫做《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
這是妥協的結果,那些語言學家畢竟忙活了幾年時間,總要留下他們的名字。
林子軒倒是無所謂,他已經不在乎這點虛名了。
為了推廣國語,國語統一籌備會準備在全國各大城市成立國語講習所。
光有國語還不行,還要有國語的發音和文法,這就需要編纂字典和詞典,有了這些基礎後,就要有國語的文學。
如此才算是形成了一種語言,這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林子軒想把後世的《新華字典》抄出來,但隨後就放棄了,做人要懂得收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