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4/4 頁)
川端康城代為聯絡的結果。他寫信給林子軒表達了仰慕之情。
林子軒便以村上春術的名義寫了回信,信件自然要翻譯成日文,兩人開始了書信往來。
川端康城相信在中國的上海的確有一位叫做村上春術的日本僑民,林子軒則感覺有點像是後世在網路上註冊個假名字和網友聊天。
他還要給這個假名字設定一個完整的背景資料,比如年齡和生活狀態。
好在這位網友沒有要求見面,否則就是見光死。
還有一位叫做溝口健貳的日本導演想要把《伊豆的舞女》拍攝成電影。
林子軒以《雪國》的全部版權都歸屬永珍書局為理由,把這些事情推給了平禁亞,反正只要日本人掏錢就行了。
郭沫偌在福岡的一家書店找到了《雪國》,翻開一看。果然是鬱達浮翻譯的那本。
在作者介紹一欄中,只有“僑居中國”幾個字。
他詢問了書店老闆,得知這部小說因為文學評論界的大肆宣傳,很受讀者的歡迎。
他有心寫信給鬱達浮告訴這個訊息,可想了想,當初籤的合同是買斷翻譯版權,就算《雪國》在日本熱銷,鬱達浮也拿不到版稅。
但他翻到後記的時候不由得愣住了。
這篇後記是川端康城寫的。介紹了他發現《雪國》的過程。
《雪國》原本是由位於上海的永珍書局出版,後來在大地震期間被永珍書局捐贈到日本。被他偶然間發現,可謂是極具傳奇色彩。
這篇後記讓郭沫偌想起了不少在中國的事情。
他和鬱達浮至今都不知道是誰要翻譯《雪國》,只是透過中間人得到了一大筆稿酬,讓創造社多支撐了一段時間。
沒想到《雪國》由林子軒的永珍書局出版。
他想起林子軒在日本大地震期間捐書的突兀舉動,總覺得這其中存在著某種神秘的聯絡。
一個念頭出現在郭沫偌的腦海,難道《雪國》的真正作者是林子軒?
但他為什麼要弄的這麼神秘呢?
別人如果寫出這麼經典的小說。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何必這麼遮遮掩掩。
如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