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第4/4 頁)
至於是誰告訴他的就不得而知了。
先說周建仁,他是魯訊的三弟,娶得妻子是羽太信子的妹妹。
在1921年,周建仁到上海任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婦女雜誌》的助理編輯。
並從事著譯工作,在《東方雜誌》、《婦女雜誌》、《自然科學雜誌》上發表文章,提倡婦女解放。普及科學知識。
此人在上海的時候還和一名女學生同居了。
這似乎和被羽太信子趕走的關係不大。
而魯訊和周作仁的絕交恐怕不是因為經濟原因那麼簡單。
八道灣的宅子是魯訊用賣掉老家房子的房款加上自己的積蓄來購置的,所以算是他們一家人的公產,只是名義上屬於魯訊。
當時簽訂了一份契約。
內容是八道灣的產業,分拆為四份:三兄弟各佔一份,周母佔一份,這一份作為供周母養老送終的費用。
周海英控訴周作仁的是在魯訊過世後,周作仁把八道灣宅子的戶頭從魯訊改成了周作仁,並且有段時間沒有擔負起周母的撫養費。
周作仁每個月給周母的生活費是50塊。周海英認為以周作仁的收入來說太少了。
這和後世一家人爭房產鬧的不可開交的事情何其相似,只是因為發生在周氏兄弟這種名人家中才顯得格外的引人關注。
林子軒對周氏兄弟的家事興趣不大。只是以旁觀者的角度看看熱鬧罷了。
1924年4月25日,他來到八道灣11號。
周作仁穿著日本和服出來迎接,和他一起的還有《晨報副刊》的主編孫福園。
孫福園1921年北大畢業後一直主持《晨報》副刊的編輯工作,人稱“副刊大王”。
在主持晨報副刊時,魯訊的《阿q正傳》即在該報首次連載。
還發表冰心的《寄小讀者》、周作人的《自己的園地》等許多後來被熟知的作品,並大量介紹西方文化科學著作及譯者。
可以說。《晨報副刊》實際成為新文化的一處宣傳陣地。
他和周氏兄弟的關係都不錯,對魯訊尤為敬重,把魯訊當成自己的導師。
當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