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頁)
之餘,又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嗯,好,朕準了,回頭給你旨意。”
康熙老爺子將弘晴弄戶部去自然不是一時興起,而是另有計較,不過麼,弘晴既是樂意去六部裡排位最低的工部,老爺子倒也沒勉強,很是爽快地便應承了下來,下頭那幫阿哥們雖心思各異,可到了此時,卻也不好再出言反對,只能是各自悻悻然地迴歸了原位。
“老三,說說看,山東那頭究竟是怎麼回事,嗯?”
處理完弘晴的賞賜問題之後,老爺子並未讓弘晴退下,而是示意弘晴就站著其身邊,而後,面色突地一肅,目光灼然地掃向了尚未從震驚中平靜下來的三爺,語調陰冷地喝問了一聲。
“回皇阿瑪的話,兒臣自奉了旨意,一路不敢遷延,直抵濟寧,本欲憑旨意從河漕衙門暫調糧秣,以支應災情之所需,卻不料那汝福幾次三番拖延,竟致賑災幾難以為繼,所幸‘麒麟商號’慷慨好義,撥銀萬兩,購糧於濟寧各豪族,方得解此危厄……”
三爺這會兒原本正思索著老爺子如此重賞弘晴的用心何在,冷不丁聽老爺子點了自己的名,心神不禁為之一慌,好在對山東之事早有準備,雖慌卻不亂,但見其疾步從旁行出,一躬身,將山東所發生的諸般事宜有選擇地詳述了一番,隱去了八爺等人的手腳,重點著落在賑災事宜之上,於汝福一案只是蜻蜓點水地一帶而過。
“皇阿瑪,朗朗乾坤下,竟有如此之惡事,此誠不可忍也,兒臣以為光憑汝福等人,斷無膽為此,背後必有根源,須得徹查,以明真相,三弟既能偵破此案,當可為主審,還請皇阿瑪聖斷!”
三爺話音剛落,太子已是急不可耐地跳了出來,滿臉義憤填膺狀地扯了一大通,打定的主意不外乎是要三爺與八爺一夥去打擂臺,概因無論誰勝誰負,於太子來說,都是個不錯的收穫,最好雙方拼個兩敗俱傷,那可就更稱了太子的心意。
“皇阿瑪,兒臣以為太子哥哥所言甚是,此等驚天巨案,不徹查到底,何以向枉死之災民交待,此兒臣之淺見也,還請皇阿瑪聖裁。”
太子這麼一出頭,四爺可就為之意動了,有心出列附和麼,卻又擔心聖意難明,這便悄悄地給靜靜站在一旁的老十三打了個暗號,旋即便見老十三大步從旁站了出來,高聲附和了太子一把。
“皇阿瑪明鑑,兒臣也以為此案須得詳查方可,只是無規矩何以成方圓,按我朝律制,此等大案偵、審當分離而行,故,兒臣懇請皇阿瑪下詔,三司會審之,以全國法。”
老十四素來跟老十三是死對頭,這一見老十三跳了出來,他自是也不甘落後,這便跟著也從旁閃了出來,口口聲聲以律法為準繩,實則是堅決反對此案由三爺來審。
“皇阿瑪,兒臣以為十四弟所言甚是,三哥一去兩月餘,為救災民四方奔走,勞心勞力不說,還有著汝福等一干小人從中作祟,想必是疲憊已極,切不可再以重擔壓之,兒臣舉薦刑部尚書安布祿為主審,定可查明真相,以明是非。”
九爺當然也不希望三爺去負責查案,不為別的,只因九爺壓根兒就信不過三爺,別看雙方私下裡已是有了共識,可那都是擺不上臺面的貨色,再說了,這交易也沒個憑證的,萬一三爺狠了心要查,就憑其手中握有、或者說可能握有的證據,八爺一方怕是得吃不了兜著走,這等險,九爺可是不敢去冒的,這便也站了出來,一派為三爺健康著想狀地進言道。
“敬修(熊賜履的字)、敦復(張英的字),爾等對此有甚看法麼,嗯?”
康熙老爺子沒理會一眾阿哥們的紛紛進言,而是將視線投向了默然站在一旁的熊賜履等極品大臣,沉吟著發問道。
“臣等恭聽聖裁,別無異議。”
熊賜履等人可都是宦海老鳥了,儘管對案件背後的勾當不甚了了,可一見殿中這般架勢,又怎會不知眾阿哥們這又針尖對麥芒地幹上了,自是不肯平白卷入其中,壓根兒就無須商量,五位大學士幾乎是異口同聲地玩了把太極推手。
呵,這幫老骨頭還真是狡猾得很麼,得,想兩不得罪?嘿,弄錯場合嘍,老爺子心裡頭這會兒指不定有多惱火呢,爾等的大學士也差不多該當到頭了!
弘晴這會兒雖是面無表情地站在老爺子的龍床邊,看似目不斜視,其實眼光的餘角卻始終不離老爺子的身上,只一瞧見老爺子眼中閃過的微光,瞬間便猜出了老爺子對一眾大學士們溫吞水的態度已是大為不滿,心中不禁泛起了嘀咕,好在城府深,倒也不致於帶到臉上來。
“老三,你有甚想法麼,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