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部分(第3/4 頁)
之心,正因為此,對於李敏銓的提問,三爺也就只能是不置可否地輕吭了一聲了事。
“王爺其實無須擔心過甚,大將軍王者,郡王不是郡王,親王不是親王,渾然就一四不像耳,不倫不類,左右不過一干將走狗之流耳,實難登大雅之堂,自古以來,豈有儲君以此為號者?且陛下年事漸高,若真屬意十四爺,又怎可能會將其打發到邊疆去,由此可見,陛下實無立其之心也,王爺又何須擔憂過甚哉?”
李敏銓這麼些年來一直浸淫於謀算之道,當真是歷練出來了,雖較之陳老夫子等絕頂智者尚還差上一線,可卻已是不遠了,一番分析直指核心,頂尖謀士之風範盡顯無疑。
“嗯,子誠所言然也,本王亦做此想,只是,唔,今年羹堯就任四川提督一職,倘若將來有變,卻恐其會與那廝沆瀣一氣,若如此,怕國將有大難矣,當何如之哉?”
三爺到底是個聰明人,李敏銓都已將道理分析得如此透徹了,他自不會聽不懂,緊繃著的心絃立馬便是一鬆,不過麼,對老爺子將年羹堯提拔到四川提督這麼個要職上的舉措,還是不免有些耿耿於懷。
“王爺實不必擔心此事,陛下者,聖明之主也,雖為制衡故,不得不如此舉措,然,必會設下後手,待得將來,自會施展而出,且某以為十四爺此番出征規模雖大,卻必定不會是場速勝,即便能速勝,其也不會如此行了去,時間於王爺來說,實是足夠敷用了的,實在不行,找個機會將年羹堯一本參倒也就是了,何須為此區區一提督煩心若此的。”
李敏銓並不清楚年羹堯的能耐如何,不過麼,卻並不以為其能翻出甚大浪來,畢竟眼下的朝局中,四爺的實力其實弱得很,誠親王府一系倘若真要動年羹堯,四爺就算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也難保得年羹堯萬全的。
“夫子怎麼看此事?”
一聽李敏銓這般說法,三爺心中懸著的大石頭已是徹底落了地,不過麼,為了慎重起見,還是將問題丟給了沉默不語的陳老夫子。
“可行!”
陳老夫子沒甚廢話,僅僅只是言簡意賅地給出了答案。
“嗯,晴兒呢?”
這一見兩大謀士意見一致,三爺可就徹底放鬆了下來,不過麼,卻是並未急著做個決斷,而是又問了弘晴一句道。
“回父王的話,孩兒以為李先生所言甚是。”
旁人不知道年羹堯的狠戾,可弘晴卻是心中有數得很,他並不以為年羹堯是那麼好擺弄的主兒,也不以為老爺子真瞭解年羹堯其人,自也就不看好李敏銓所言的所謂老爺子的後手,只不過弘晴也不想在此際說破,沒旁的,只因說破了也無甚意義,反倒會令三爺亂了陣腳,與其如此,倒不如另行設法解決年羹堯來得強,正因為此,弘晴也就只是簡單地敷衍了一把了事。
“那好,此事便就先如此也罷。”
這一聽弘晴也是這麼個意見,三爺也就不想再多囉唣了,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便算是將此番議事畫上了個句號……
第636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一)
聖旨下起來很容易,老爺子大手一揮也就成了,可戰事真要開打卻沒那麼簡單,這三十萬大軍來自各省,調集起來需要的時日不少,後勤輜重的準備工作更是繁重無比,戶部那頭倒也就罷了,僅僅只是糧秣的徵集,任務雖繁重,可歸根結底還算簡單,畢竟朝堂早有定例在,照著去辦也就是了,出差錯的可能性著實不算太大,可工部這頭就沒那麼輕鬆了,不單要為大軍徵調各式工匠,還得為大軍趕製各種武器以及工具,說是千頭萬緒也絕不為過。
事兒多又煩,本就不好打理,偏偏這當口上又恰好將近年關,再有個幾天便要過年了,人心都不定,啥事兒都不好往下安排了去,弘晴也不好強壓,只能是姑且先將此事擱置在一旁,原打算過了年之後再行定議,卻不曾想兵部那頭顯然沒打算讓弘晴過個好年,幾次三番地來公文狂催,所提之要求又高得離譜,弄得弘晴煩不勝煩,這不,一大早地,弘晴才剛在辦公室裡坐定,兵部又派了名郎中前來溝洽了。
“下官武庫郎中託時叩見王爺。”
來者行禮雖恭,可臉上卻滿是倨傲之色,不為別的,只因這託時正是老十四的門下奴才,正白旗人,早在老十四還在阿哥所裡待著時,此人便是其之貼身侍衛,侍奉了老十四幾近二十載,自打老十四到了兵部,便將此人提拔為員外郎,而今更是佔據了兵部最肥的缺——武庫掌印郎中,眼下老十四正得勢,託時自也就水漲船高了起來,哪怕是面對著素有“官場屠夫”之稱的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