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部分(第2/4 頁)
之下,自是格外的好說話,笑罵了一句之後,忍不住便哈哈大笑了起來,笑聲裡滿是喜悅之情。
“皇瑪法明鑑,孫兒句句皆出自真心,斷無虛言,前年議及工部發明推廣事宜之際,若不是皇瑪法一力支援,孫兒實難有甚能為也。”
左右奉承話又不花錢,能多說上幾句,逗逗老爺子開心,自是再便宜不過的事兒,弘晴自不會吝於此。
“罷了,不說這個了,朕今兒個叫爾來,可不是要爾來拍朕馬屁的,嗯,前番爾曾上本舉薦了名叫耿三飆的副將,朕對其倒是有些印象,應是員良將無疑,這樣罷,朕便將其調來京師,就去九門提督府任一副將好了。”
老爺子說笑歸說笑,卻絕不會因心情大好而忘了正事,這不,笑聲一停,已是一擺手,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了旨意。
九門提督府副將?糟了!
弘晴多精明的個人,只一聽老爺子此言,心頭立馬便是一沉,沒旁的,只因弘晴已然猜知了老爺子此舉的用心何在,左右不過是為解決四川提督之爭掃清道路罷了,毫無疑問,隨著耿三飆的出局,四川提督之位已是鐵定要被年羹堯那廝所佔了去,這等局面顯然不是弘晴所樂見的。
“皇瑪法聖明!”
儘自心中發苦不已,可這當口上,弘晴卻是不敢說甚反對的意見的,沒奈何,也就只能是稱頌一聲了事。
“嗯,朕看赫達那小子這麼些年也算是歷練出來了,就讓其調西安將軍好了,所遺之缺正好由耿三飆補上。”
這一見弘晴並無半分鬧情緒的樣子,老爺子似乎有些過意不去,這便沉吟著又給出了道明顯帶著補償性質的旨意。
“皇瑪法聖明!”
論地位,西安將軍與四川提督乃是平級,就戰略上的意義來說,都屬於出征大軍的後方,相差彷彿,所不同的是四川提督府眼下兵精糧足,而剛受了重挫的西安旗營則幾乎就只剩下些殘兵敗將,重要性實難同日而言,不過麼,來日方長,倒是不好說哪個職位更重要一些,能得此補償,總比沒有來得強,弘晴稱頌語氣裡的感恩自也就多了幾分的誠摯。
“嗯,此事就這麼定了,爾道乏罷。”
該說的老爺子都已是說了,自是不想再多生枝節,這便一擺手,就此下了逐客之令。
“是,孫兒告退。”
儘管心中依舊有著些不甘之情緒,可弘晴也知曉在此事上,老爺子的主意已定,再難有轉圜的可能,再多囉唣的話,不單于事無補,反倒會引來聖忌,除了老老實實地告辭之外,卻也沒旁的法子好想了的……
老爺子的詔書下得很快,幾乎是弘晴前腳方才離宮,後腳老爺子的明詔便已是發出,昭告天下,將起大軍征討準噶爾部,令十四阿哥胤禵為主帥,晉封大將軍王;大內一等侍衛鄂倫泰、平逆將軍延信為其副,調川、陝、豫、晉等十數省之旗營、綠營三十萬,會同青海王臺吉以及蒙古諸部共討叛逆,並調娘子關參將年羹堯為四川提督,調九門提督府副將赫達為西安將軍,令兵、戶、工等部全力配合,務要一舉破敵,不滅準噶爾部誓不收兵。
老爺子的詔書這麼一下,自是有人歡喜有人愁,不消說,最為歡喜的人就是老十四了的,老四則次之,至於愁的人麼,也有不少,三爺就是其中一個,儘管他也及時地去老十四的辦公室裡打了個轉悠,煞是喜氣地恭賀了老十四一把,可一回到自家府上麼,臉色當即便陰沉得有若結冰一般,急吼吼地便將弘晴以及陳、李兩大謀士盡皆召到了內院書房。
“都議議看,此事當如何個了局才是。”
三爺很煩,連客套話都懶得說,一待眾人皆落了座,便即眉頭緊皺地開了口,開宗明義地便直奔了主題。
“王爺可是在為十四爺晉封大將軍王一事煩心麼?”
對於三爺的問題,弘晴是懶得去回答,沒旁的,他早已看破了老爺子諸般部署的用心,實在是沒啥好議的,至於陳老夫子麼,同樣懶得去解說這麼些已成了定局的事兒,唯有李敏銓身為首席謀士,卻是沒得奈何,只能是率先打破了沉默。
“嗯。”
三爺擔心的正是此事,此無他,一眾阿哥里原本就只有四個王,箇中的老十三無甚實力可言,基本可以排除出奪嫡的行列,剩下的四爺、八爺麼,三爺雖重視,卻也並不是很在意,左右不過都是屢戰屢敗的貨色罷了,在三爺看來,只要他自己不出現大的閃失,那兩位壓根兒就構不成甚大的威脅,可對於重兵在握的老十四麼,三爺可就真不敢小看了去,只是又不願公然承認自個兒有畏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