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第3/4 頁)
,請!”
這數月來,隨著太子的聲望日隆,張德高的小日子也過得極為的紅火,不說尋常官員,便是一二品大員見了其,那也得恭恭敬敬地陪著小心,此際見得弘晴神情如此淡然,並無半點的討好之小心,心下里自是不悅得緊,可也不敢當場給弘晴臉色看,也就只是擺了下手,皮笑肉不笑地道了個請字。
“嗯。”
弘晴生性機敏過人,只是看得出張德高隱藏得很深的不悅,不過麼,也懶得去理會,不動聲色地吭了一聲之後,便即一拂袖,緩步向毓慶宮方向行了去。
毓慶宮的書房中,太子端坐在文案前,埋頭速書著,哪怕是明顯聽到了弘晴行將進來的腳步聲,也沒見其抬起頭來,好一派的忙碌狀,真是如此麼?只怕未必,至少在弘晴看來是如此,沒旁的,這就是下馬威來著。
“小侄叩見太子殿下。”
儘管早就已猜到了太子此番宣自個兒前來必無甚好意,可真見到了太子這等拿架子的表現,弘晴心中還是忍不住滾過一陣歪膩,只是這當口上,縱使有氣,那也失禮不得,沒奈何,只得緊走數步,搶到了近前,規規矩矩地行了個大禮。
“喲,是晴兒來了,免禮,平身罷。”
聽得響動,太子終於是抬起了頭來,瞟了弘晴一眼,臉上瞬間便換上了笑顏,虛抬了下手,一派客氣狀地叫了起。
“謝太子殿下隆恩。”
弘晴心裡頭雖是犯著嘀咕,可該盡的禮數卻是一點沒少,恭謹地謝了一聲之後,這才起了身,微欠著身子,作出一副恭聽訓示之乖巧模樣,然則腦筋卻是高速運轉了起來,細細地思索著太子可能發難之所在,只是千頭萬緒之下,一時間卻又哪能想得分明,無奈之下,也還真就只能等著太子自個兒揭開謎底了的。
第361章 一朝權在手(二)
“晴兒這些日子可還忙麼?”
太子似乎無意一上來便談正事,饒有興致地打量了弘晴一番,而後方才笑呵呵地開口問了一句,神情輕鬆而又淡然,就宛若召弘晴前來,只是為了拉拉家常一般。
“回太子殿下的話,臣侄唯盡職耳,實不敢言忙與不忙。”
在不清楚太子用心何在的情況下,弘晴自是極盡謹慎,回答起太子的問話來,也就儘量簡單,不給太子留下絲毫借題發揮的可能。
“嗯,盡職就好啊,這滿天下官員若是都能盡職,本宮……,哦,皇阿瑪也就能少操些心了,奈何大多數人都是口中說著盡職,可行的卻全都是些失職之事,當真令人煩心不已啊。”
饒是弘晴已是謹慎再謹慎了,可太子卻還是從弘晴的回話裡引申出了別樣的意味,一番話說將下來,隱約間已是帶著扎人的刺了。
我勒個去的,這廝想作甚來著?
一聽太子這話說得蹊蹺,弘晴原本就緊繃著的心絃頓時便更拉緊了幾分,問題是一時半會也想不出自個兒到底有啥把柄落在太子手中,無奈之下,也只好裝作沒聽懂太子話裡的潛臺詞,這便一躬身,面色肅然地應答道:“太子殿下說的是,臣侄都記住了。”
“嗯,晴兒肯辦事,也能辦事,此一條,皇阿瑪可是多次誇獎過的,本宮也很取你這一點,只是光肯辦事還是不夠的,我輩身為天家子弟,深受陛下之重託,事事都須用心方可,若不然,事便有不諧之處,一旦稍有閃失,後患大矣,晴兒對此可以為然否?”
太子先揚後抑地誇了弘晴一番,而後話鋒一轉,已是微帶著訓斥之意味地發問了一句道。
呵,戲肉來了,這老小子看來是真打算朝咱開刀了!
早在來東宮之前,弘晴便已預感到太子要於自己不利,不為別的,只因眼下八爺一方既已服軟,自是該輪到三爺了,畢竟四爺就一孤家寡人,朝中僅有戴鐸等幾條槍,便是要想朝四爺動刀都不太容易找到突破口,再說了,太子還真就沒將四爺放在心上,而要直接動三爺麼,太子又有所顧慮,概因前番他被廢黜之際,三爺可是屢次三番地死保他胤礽的,真要是不管不顧地動了三爺的話,吃相可就未免太難看了些,一個“忘恩負義”的名頭那是斷然逃不過去的,正因為此,於太子來說,唯有先動弘晴,方才是正理,這一點,弘晴自是早有預計,此際一聽太子如此說法,心頭立馬便是一沉。
“太子殿下所言皆正理也,臣侄自不敢有異議。”
官大一級就能壓死人,更遑論太子乃是半君,又手握監國大權,他說的話,雖還談不上金口玉言,可也不是弘晴能輕易辯駁了去的,正因為此,哪怕明知太子此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