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1/4 頁)
的話,他日或有可能成為朝廷棟樑之才,以正朝綱;但如今物是人非,局勢翻雲覆雨,自己要遠奔金華做縣令,無力顧及江州這邊的事情了。
陳劍臣淡然一笑:“當晚之事,學生也頗感遺憾。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或者這正是學生必要經歷的一番曲折吧。”
聶志遠哈哈一笑:“你能如此豁達,端是難得。也是,聖賢書道‘學而優則仕’,可仕途兇惡,遠非尋常,不經曲折,日後難成大事。”
兩人又說了會話,聶志遠就識趣地讓開來,讓女兒和陳劍臣說話。不過陳劍臣和聶小倩站到一塊時,竟相對無語,千頭萬緒,總找不到說話的缺口。
半餉,陳劍臣率先開口,有些突兀地道:“聶姑娘,此去金華,你多多保重,我聽說那邊有一座荒廢的寺廟,叫做‘蘭若寺’,你可千萬不要靠近。”
聶小倩一聽,滿頭霧水,不知道何解,也無暇多問,道:“陳公子,今一別,不知道何時才有機會再見,你可不可以再送我一首詩詞?”
不知怎的,聽到她叫自己陳公子,總感覺有些彆扭,不如直接叫“陳劍臣”更親切些,笑道:“有何不可?”
從書筪中取出文房四寶,在長亭裡鋪開,略一沉吟,提筆寫了起來:“今日送君行,蕭蕭雁長鳴;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聶小倩拿起來,小聲地念讀著,把最後兩句反覆地念了多遍,不由得有幾分痴了。
“倩兒,時候不早,我們該啟程了。”
聽到父親的提醒,聶小倩才恍然醒覺,端端正正地向陳劍臣道了個萬福,坐上馬車。隨著馬伕一記鞭子,車轔轔作響,開始向遠方賓士而去。
陳劍臣目送車子走遠,悵然若失。可他很快收拾了心情,折身向北而行,他走得方向,正是故鄉景陽村。
他要回楓山一趟,找嬰寧。
第七十二章:夜宿
(熬夜更新,求票票支援鼓勵!)
陳劍臣揹著書筪,把木架上的布幔支起來,整個人遠遠看上去,就像一頂小型轎子。其實這支架布幔只能起到一般的作用,比如說颳大風下大雨就沒轍了,主要還是當帽子,遮陽防曬沒有任何問題。
陳劍臣身穿白sè的書生袍,帶著儒巾,再揹著書筪,正是一個典型的外出遊學的書生形象,並且一定是窮書生。
皆因有錢的讀書人哪裡需要自己揹負沉重的書筪?都是有下人或者書童代勞,自己則可以一身輕的手搖灑金扇,做逍遙狀。
陳劍臣莫名地想起在《倩女幽hún》裡面,張國榮就是這番形象出場的,相比起他一路上風餐lù宿,受風吹雨打,狼狽不堪,其實自己還算比較輕鬆。
陳劍臣沒有代步工具,以前的小毛驢早賣掉了,也不堪大用,至於馬匹馬車俱屬於稀罕物,很難弄得到。所以,就只有步行了。
換了一般文弱書生,步行十幾里路肯定吃不消,只怕走得幾百米遠就腳板起泡,疲倦yù死了。但陳劍臣早鍛鍊習慣,健步如飛,一口氣走了一個多時辰都不感覺疲憊。
中午時分,陳劍臣看到了景陽村的輪廓,不過他並沒有進去,而是從旁邊繞過去,直奔楓山。
——又是一年秋天到,楓山又到了旅遊“旺季”,不過由於前幾天一直下雨,對出行有礙,所以路上並沒有見到從城裡出來的文人sāo客。否則,憑著陳劍臣這一身打扮,至少可以撈到個順風車坐坐。
陳劍臣獨自出城,奔赴楓山,其實目的並不完全是為了找嬰寧。一方面楓山後山連綿浩大,他不知道嬰寧的洞府在哪裡,想找它等於大海撈針;另一方面,他選擇這段時期離開江州,主要還是為了避開那煩躁的弘法大會。
江州城弘法大會持續三天,在城府廣場處搭建一座巨大的場子,天天吹大法螺,高僧們輪流上去講經,場下則是信眾如林……
非常熱鬧,熱鬧得近乎煩躁。
相比道門的我自逍遙,釋家的主張卻是大開方便之門,天下人人即可進入。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算是滿手鮮血的魔王,只要願意改過自新,放下屠刀,一樣可以成佛。
這樣的主張,使得釋家門檻非常低,低得近於無的地步,很容易就獲得巨大的群眾基礎。或者正因為如此,天統王朝歷朝歷代都反佛,也許是害怕釋家擴張的速度太快,會動搖國之根本。
這一次,不知道正明帝為何一反祖訓,開始弘法拜佛。
陳劍臣不在廟堂之中,不知道那許許多多的風雲變化,但他還是隱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