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外。這是一條幹涸多年的水溝,慶元縣林業局在這裡立了塊木牌:“老虎溝:當年華南虎飲水處”。在水溝邊,太陽只剩下樹梢上方籠成的半圓。腳下,蒼白的厚朴葉覆蓋著厚實焦黃的松針,一走就發出嗶嗶撲撲的響聲。
1998年10月24日下午1點半,在離老虎溝三米遠處,葉從美看到了三隻動物在低頭喝水。還沒等他從午後煦暖的陽光中回過神來,那三隻動物也抬起頭來,其中體形稍大的一隻立即轉身向森林深處跑去。
緊接著,深山裡傳出一聲低沉的嘶吼,緊接著就是“連大地都顫動的長嘯”,嚇得葉從美“全身毛髮直豎”。聽到吼聲,兩隻小點的動物“騰”地起身,竄向密林深處。
這回葉從美看清楚了,那兩隻動物“個頭2米多長、側面都長著黃色的條狀花紋”。
“老虎!”作為土生土長的百山祖人,他對這種長著黃色條紋的動物並不陌生,早在十幾歲時,他就曾跟著父親上山時看到過。他說他甚至能理解老虎吼聲的含義。
■ 扛槍不見鳥
發現老虎喝水的第二天,百山祖管理站請來了刑警勘察現場。刑警在水溝附近提取了兩個五爪狀腳印,小的長12厘米,大的長20厘米。
同年10月30日,葉從美又在保護區防火警戒線一帶找到一些奇怪的糞便,“像九節鞭一樣分成好幾節。”他用裝白糖的塑膠袋包上,交給了領導。透過DNA比對,浙大生命科學院教授方盛國確認這是華南虎糞便。
隨即,在2000年2月18日,浙江省林業廳、浙江大學、浙江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召開新聞釋出會鄭重宣佈:全球極度瀕危的十大物種之一的華南虎,在絕跡幾十年後,已在浙江重新出現。
但方教授同時謹慎地表示,實驗結果只能證明糞便是華南虎的,“說華南虎已在百山祖定居,還是缺乏直接證據”。
他所指的直接證據,指的是國際上承認華南虎存在的五個標準,一是抓到活體,二是找到屍體,三是拍到影像資料,四是有研究者目擊到實體,五是有研究者發現可靠蹤跡。
新聞釋出會後,懊悔沒拍下華南虎照片的葉從美,決心主動出擊尋虎。他讓老婆到義烏買了架400多元的傻瓜照相機。掛上照相機,別上對講機,往包裡塞了七八雙解放鞋和柴刀,他和一名朋友一起出發了。
之後的幾年間,葉從美跑遍了閩浙交界處慶元、龍泉、松溪、政和等地的“所有大小山頭”。這種追尋經歷,讓他的言談舉止有別於普通農民,經常掛在他嘴邊的是“蹤跡”、“出沒”之類文縐縐的字眼。 。。
尋虎:遊走在現實與傳說之間(2)
和專家一樣,他也要求自己保持嚴謹的“科學調查態度”,每次巡山,他都要檢查掛在胸口的照相機是否開著,說他只是不想再有“扛槍不見鳥”的遺憾。2007年,聽說數碼相機能拍到更遠,他又拿出4000多元讓女兒從寧波帶來一臺“松下”。每次出門前,他還是習慣先看看相機的鏡頭是不是開啟著。
■ 疑蹤十九源
葉從美一直堅信,尚有野生華南虎在林區活動。理由不僅是他屢屢拍到“疑似虎蹤”,如虎糞、虎窩、老虎吃剩的牛羊殘骸,甚至留在大樹上的虎爪印記。林區內也不斷有其他人聽見虎嘯,有疑似與老虎無限接近的傳言,這都成為他不懈尋虎的動力。
2002年,住在百山祖鄉中心地帶車根村的毛繼森老漢,自稱2002年曾與華南虎擦肩而過。那年8月28日,毛老漢上山採鮮菇時,聽到山裡傳來奇怪的叫聲。第一聲“很低沉很遠”,但第二聲就“好像在耳邊了”,毛老漢嚇得趕緊爬上樹,用柴刀敲著樹,叫聲才一點點遠去。
葉從美遇虎或許是當地確切可信的人與“疑似華南虎”最近距離的接觸記錄。此外,雖然山區裡也不時有人稱自己見到老虎,但往往如“某某人夜晚上山看見閃著黃光、像電珠一樣的老虎眼睛”之類,缺失當事人姓名、事發地點、時間等關鍵要素。
慶元林業系統裡,也流傳著一個未經證實的故事,據說2003年前後有兩個當地供電局的電力工人在深山裡拉電線,其中一人沒幾天就“在山上看到了老虎”,他“屏氣凝神一點點往後退”,從身後一處2米多落差的斷頭坡四仰八叉倒栽了下去,摔斷了腿。
葉從美自己最後一次發現“疑似虎蹤”,則是在2009年11月。那天,葉從美尋虎尋到離茶木淤管理站60公里外的十九源。“那裡還有建在林區最深處的護林員宿舍。”葉從美說,由於安全及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