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在十字架上他才可以把你的罪給贖掉。”
因而,宋曹琍璇對秦孝儀說:“我是一個基督徒,我只信一個神,沒有人可以變神,我們今天不在歷史裡造神運動,沒有造神運動。他就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一個人,我們就把他原貌顯示在眾人面前。”
宋曹琍璇:尋找歷史的共識(5)
一個年輕人為自己荒唐無度的行為一次次的自省,一個領袖為了戰亂中的黎民與國家的苦難常常跪禱神靈,看到這些,宋曹琍璇開始覺得蔣介石是了不起的。在她看來,儘管蔣介石早些時候對於基督教的看法,簡直是胡說八道,但1939年的時候,“他開竅了”。她說:“我在蔣介石日記裡面發現,他是一位非常虔誠的基督徒,這個對我來講是個極大的安慰。”也許正是這些,給了宋曹琍璇開放蔣介石日記的勇氣與自信。
■ 出版
2006年3月底,胡佛公佈訊息,開放整理出的第一批蔣介石日記。2009年,最後一部分蔣介石日記也在胡佛解密。與此同時,宋曹琍璇負責審閱的,還有2005年落戶胡佛的孔祥熙檔案,2009年9月,已整理出47箱,向公眾開放。而蔣經國日記,因涉及到太多隱私的內容,何時開放還在討論之中。
蔣介石在日記裡面,經常會罵宋子文賣黨賣國,違背革命原則,把宋子文罵得狗血淋頭。這些內容,宋曹琍璇也都留了下來。有學者說:“Shirley,你是宋家的人,怎麼搞的?人家罵宋家人罵得這麼厲害,你都會開。”她說正是這種坦誠,讓她這個史學界的非專業人士,贏得了學者們的厚愛。
蔣介石日記的開放,為學者提供了無比豐富、寶貴的資料,而胡佛研究院也只是提供材料,對於使用檔案的人,並不限制他們的立場與觀點。
然而,即便這樣,“凡去胡佛研究所查閱蔣介石日記的學者,無不叫苦連天”,那裡不允許帶電腦進去輸錄,更不允許拍照影印,只有最原始的筆錄和抄寫。況且查閱的多是大陸、臺灣和日本的學者,遠赴美國,實在過於不便。
因而,蔣介石日記的出版成了學者們最翹首以盼的事情。宋曹琍璇說:“很多人到胡佛來,寫的東西都不一樣,我們同看一樣東西,你寫的是非常負面的,他寫的非常正面,他寫的又很公正,那麼到底蔣的日記裡面寫什麼呢?”出版的另一個目的就是,希望全中國的人都親眼看到這個日記,看到事實是什麼。
因為蔣介石日記,全部用毛筆繁體寫成,不分段落,沒有句讀,很不便於閱讀,因而在影印版外,還會出打字版,即校正版,對其中人名字號也會做出註解,同時對歷史背景稍作解釋。沒有意外,自2010年底,蔣介石日記便可陸續出版問世,全部日記,將分55本,略作處理,延後開放的僅有二十幾處。
■ 認同
宋曹琍璇說,上中學的時候,國民黨還要繼續*,唸的歷史地理都是大陸的歷史地理,從上古到現在,新疆甘肅,什麼都念。但都是為了應付考試,所以她對民國史很少了解。
三十年前,她嫁入宋家。她記得,第一次見婆婆的時候,婆婆很嚴肅地說:“你知道你進入到一個什麼樣的家庭麼?”她說:“宋家,是蔣夫人的親戚嘛。”婆婆說:“你錯了!你知道這個家庭的重要性麼?沒有宋家就沒有*!”宋曹琍璇點頭說是,但一出來,她就對先生宋仲虎說:“你媽真囂張啊,講些什麼話呀!”
一直以來,宋曹琍璇都覺得,婆婆講那些話太驕傲了。可是,等她在胡佛看到越來越多的檔案,跟學者交流的增多,這個被歷史迷霧包裹的家族,開始在她的心中清晰起來,她慢慢了解了自己家族的歷史。
去年,一次學術討論會上,有位學者發言,她一聽,“怎麼和我婆婆講的一樣!”她說:“那一段話,讓我真的是非常感動,我才真正地認同我婆婆講的那句話。”
“當我之前未踏入歷史界的時候,我不瞭解。當我看到了真正的史料的時候,我發現,跟我耳聞、眼睛所看的新聞完全不同,為什麼不願意真相大白呢?”
宋曹琍璇說:“我覺得一定要把歷史更正過來。不管是兩岸的中國人,或是全世界的中國人,我相信都要對這段歷史,有一個共同的認知,我們未來的路就比較好走。”■
我眼中的蔣宋家族(1)
——專訪宋曹琍璇
本刊記者┃何書彬 劉永峰
宋曹琍璇近來引起史學界的關注,是因為她不僅是宋美齡的弟弟宋子安的兒媳,而且是胡佛研究院蔣、宋、孔三家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