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俄國獵人還非常善於利用毒藥來毒殺東北虎:毒藥通常裝在蠟囊裡,布放在沒有經過冷凍、也未經過加熱的鮮肉之中。通常,一個兩克左右的“士的寧毒蠟囊”在進入老虎胃中10…15分鐘之後生效,並在半小時之內要掉一頭老虎的性命。
■ 東北虎的絕境
與俄國獵人及軍人的直接獵殺相應的還有東北森林連線連遭遇的高強度採伐。1904年,中俄《伐木合同》指定鐵路附近森林可任自由採伐,8年裡就採伐了原來預定30年的採伐量;日俄戰爭後,從俄國人手中搶了中東鐵路南段的日本,在1905年後也在東北陸續成立採木公司,僅在1931…1945年間就使東北森林蓄積量減少了5億立方米。按照研究者的測算,一隻雌性東北虎的領域範圍為300…500平方公里,一隻雄性東北虎的領域範圍為600…800平方公里,最大可達4000平方公里。這也就是說,20世紀初隨鐵路而來的俄國“第一衝擊波”,殺滅了大部分東北虎:在十九世紀末,每年獵殺的數目為100頭。而且,據巴衣科夫透露,在20世紀初,除了在中國東北境內獵虎之外,俄國獵人每年還會在俄境內的阿穆爾州及濱海邊疆區打到25頭左右的老虎,朝鮮境內每年也大約有同樣數量的老虎被殺害,而這些老虎經處理之後,最終也基本上會流向中國內地的大城市。
瘋狂的獵殺加之生存領地的喪失,讓東北虎的數量越來越少。1912年,俄國獵手僅打到了約60頭老虎,而到了1940年時,就連俄國境內的老虎,也僅餘30…40頭左右了。1947年,蘇聯正式宣佈禁止獵殺老虎。
蘇聯政府禁止殺虎十二年之後,1959年2月,東北虎也被中國林業部列入首批“稀有珍貴鳥獸”名錄,但是此時中國成年東北虎的數量已經不足200只,並且每年仍有十到二十隻東北虎被獵捕。同時東北地區的人口密度在建國後超過了26人/平方公里,按照東北虎的習性,即便此時人們不再捕虎,它們也會傾向於“遠走他鄉”。 如今,中國的東北虎數量已經不足20只,但是這一種群仍有活力,因為在俄羅斯境內還有500只東北虎與中國境內的東北虎“走親戚”。 ■
1903年7月,“中東鐵路”正式通車。這條鐵路不僅加強了俄國對中國的政治、經濟侵略態勢,而且也帶給了中國珍稀動物——東北虎一場幾致滅頂的災難。
在中國文化中,老虎不僅代表了雄性的魅力,還代表了權力和財富。殺虎取皮,並將老虎身體的各個器官分類出售去換個好價錢,成為了這些沙俄兵痞最大的夢想。
虎骨通常會被當地藥材店搶購,而虎皮進入到寧古塔、吉林、齊齊哈爾等地的皮貨市場,其中大量會流入到北京及天津等大城市。
俄羅斯獵人每年通常都會在中國獵殺50…60頭老虎,其中吉林省寧安縣及琿春縣等地,是俄羅斯獵人收穫最多的地方。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就是楊科夫斯基一家。
在20世紀初,除了在中國東北境內獵虎之外,俄國獵人每年還會在俄境內的阿穆爾州及濱海邊疆區打到25頭左右的老虎,朝鮮境內每年也大約有同樣數量的老虎被殺害,而這些老虎經處理之後,最終也基本上會流向中國內地的大城市。
txt小說上傳分享
打虎文學
伴隨著毛澤東“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著名論斷的廣為流傳,以及各地打虎熱潮的興起,在上個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各地出版社紛紛出版了一批“打虎文學”書目,京劇和各種地方戲也都編排了各種“打虎曲目”。
這些文學作品和戲曲曲目裡的“虎”,一種是真老虎,一種是“紙老虎”,主要指的是官僚惡霸和美帝國主義。
1950年在福建省閩清縣成立的“刀霞打獵隊”曾到多個地方消除“虎害”,他們的故事也被編成《當代武松》連環畫,在福建、浙江、上海等幾個省市的出版社出版。
1962年,少年兒童出版社還出版了一本打虎故事彙編,書名就叫《打虎的故事》,書的作者霍松林在“前言”中說:“封建社會的官吏是地主階級用以剝削民脂民膏的爪牙,因而把那些官吏比做虎,是恰當的,而且很形象。但如果擴大範圍,把整個反動階級的罪惡統治比作虎,那就更準確。”
所以,打虎不僅僅是消滅一種“害獸”,打虎精神更是象徵著勞動人民反抗封建統治的決心。“……拿武松說,他敢於打景陽岡的那隻吊睛白額虎,和他敢於打腐朽的北宋皇朝那隻穿袍戴冠的虎,都是同一種革命精神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