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鑲白邊表示步兵,領子上一圈灰白鑲線表示軍士身份,戴1942…1943年發放的40型便帽,右臂佩帶步兵擊毀坦克紀念章,銀色表示擊毀1輛,金色則代表擊毀5輛。
>> 03。 陸軍坦克兵/驅逐坦克兵/裝甲列車兵,身穿40型裝甲車黑色戰鬥服,35型領章,兵種色粉紅。
>> 04。 德國海軍反潛部隊熟練水兵,在標準1848型制服左臂中間佩有軍銜臂章,上面的黃星表示正在代理軍官職務,下面刺穿水面的紅色箭頭表示反潛部隊,戴40型鋼盔、外穿充氣救生衣。
>> 05。 陸軍炮兵代理下士,穿35型禮服,士兵用大簷帽(黑色皮風帶),綬帶為禮服用。
>> 06。德國海軍山地部隊,穿防水皮夾克及防水聯合皮褲、水面救生衣。攜海軍大型望遠鏡及皮盒。
>> 義大利信仰法西斯的少女們在進行*,制服風格是當時最“保險”的流行。圖/華蓋
>> 最近的時裝釋出會上,Marc Jacobs以軍裝上衣搭配極具女性化的裙裝。(左上圖)
>> Rag & Bone的軍裝風格休閒裝,用輕薄質地的服裝材質打破了一貫軍裝硬挺的固有形象。(右上圖)
>> 2010年《VOGUE》雜誌上的一組軍裝元素的女裝。(左、右下圖)
關於記憶的記憶(1)
文┃慄月靜
記憶是一種重要的能力,有了它,人類的個體和群體才能不斷確認自己的身份。起源於希臘的記憶術,歷經文藝復興的輝煌之後,逐漸暗淡下來,隨著印刷術的流行,隨著電腦搜尋的日益便捷,人們再也不熱衷於這種記憶的“慢跑”訓練了。
義大利學者埃科在其《密涅瓦火柴盒》裡提到:我們經常玩一種集體遊戲,考驗某個人能否在一瞬間迅速回憶起七個小矮人的名字。從我的經驗來看,人們通常都能順利地說出前六個人的名字,偏偏卻會在第七個名字上卡殼——至於具體是哪一個名字,則會因人而異。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經歷,不妨嘗試一種記憶小竅門。你可以將需要記憶的東西與一幅想象的場景聯絡起來,這樣枯燥的名字、數字和知識就都一一歸位。這樣的記憶小竅門就是在西方源遠流長的“記憶術(the art of memory)”。從根本上來說,記憶術是認識浩瀚宇宙的一套工具,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起源於希臘的記憶術,是一種記憶的“慢跑”訓練,對記憶力的精神層面的遊戲和鍛鍊。
■ 記憶的“慢跑”運動
啟蒙運動以來的歷史上,記憶術長期處於隱而未顯的位置,對它的研究零星而稀少。英國女學者弗蘭西斯·耶茨1966年出版的《記憶的藝術》是第一本系統研究古代記憶術的專著,也是我們瞭解記憶術最權威的參考書。
在希臘羅馬時代附屬於人文學科的修辭學。記憶術的鼻祖是希臘抒情詩人、雄辯家西蒙尼戴斯。耶茨說,雖然只有少量作品傳世,但是西蒙尼戴斯是希臘最受尊敬的抒情詩人之一。
西蒙尼戴斯生活在歷史的轉折時代,當時的希臘日益社會化,像《荷馬史詩》這樣口口相傳的文化傳承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人們更多需要依賴文字記憶。根據希臘字母的特徵,西蒙尼戴斯發明了一套輔助記憶工具,稱之為“視覺形象記憶法”,很多學者認為這就是最古老的記憶術。
西蒙尼戴斯的方法是把要記憶的資訊編碼成生動的視覺形象,而後把它們置於熟悉的地方,比如家裡的某個房間或者市政的某個大廳內。西塞羅在《論演說家》中說,西蒙尼戴斯的記憶術因為一次宴會廳天花板倒塌事件而聲名遠播。
有一天,西蒙尼德參加一場宴會,席間他被叫了出去,就在他離開時,宴會廳的屋頂倒塌,賓主全被壓得血肉模糊。事後由於無法辨別誰是誰,難以安葬罹難者,而西蒙尼德透過他的視覺形象記憶法記得每個人坐的位置。
在沒有圖書館和電腦的情況下,教師、教士、學者、訟師需要將大量資訊儲存在自己的大腦裡,西蒙尼德的記憶術對他們來說非常必要,藉此方法,演說家可以記住長篇演說詞,條理、次序、語句都不會紊亂。
西蒙尼戴斯之後,採用記憶術的演說家給民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羅馬演說家和政治家西塞羅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他把記憶資訊形象化,置於眼睛可見的宮殿和大廈內,透過這樣的方法記住他要演講的內容。作為最有影響的演說家,西塞羅把希臘的記憶術帶進了拉丁世界。在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