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國農民的代表,或者說是中國最廣大人群的代表。
這又可以一分為三。第一,毛澤東是中國農民之子。去過韶山的人,一定對毛澤東的故居印象深刻。根據20世紀中葉土地改革政策,毛澤東家劃為富農。但是坦率地說,根據我對中國農村和農民的切身體會和了解,我覺得富農恰恰是中國傳統中最本分、最勤儉甚至是最吝嗇的農民,才會在40年代末期創下那麼一份家業,就像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一樣,勤儉持家,甚至到了吝嗇刻薄的程度。這樣的家庭無非兩件事:種地讀書,耕讀傳家。種好地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然後供子孫讀書,讀書幹什麼呢?學而優則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少年毛澤東走的是典型的這個路子。沿坡討源,據此我們就可以理解毛的平民意識從何而來,毛的草根意識從何而來,大概就是從這兒來的,因為他是典型的中國農民之子。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在歷代中共領袖中,又有幾個是真正出身農民的?為什麼強調此點?因為此點與中國革命重大相關。所謂中國國情,一是農民,二是農村。不瞭解中國農民和中國農村,就不能說懂得中國國情。歷史最終選擇了毛澤東,是中國革命的選擇,也是中國國情的選擇。因為毛澤東和中國農民感同身受,他深刻地洞察中國農民最迫切的要求和願望。所以他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中國共產黨早期的農###動領袖。你們看他1927年寫的《湖南農###動考察報告》,對當時農民的革命要求的體察和了解是何等的透徹和深刻,對地主的種種剝削形式的認識是何等的尖銳和犀利。他取幾乎和農民一致的立場,為廣大農民熱切呼號,他以當時不同凡響,甚至明顯有悖於陳獨秀們和共產國際指示的理論發現,成為了當時具有濃郁書生氣的中共高層中的另類。事實上,此時他已經非常具有前瞻性地預言了中國革命的獨特道路和正確方向,即農村包圍城市,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在他親自主持的農###動講習所中,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農運”中堅,他們猶如星星之火,灑向全國,終成燎原之勢。此其二。
其三,更為重要的是,毛澤東是把馬列主義本土化、中國化——極而言之——農民化的傑出代表。用經典的表述,就是把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它的表現形式就是毛澤東思想。當然,這是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實踐的理論昇華和集體智慧的結晶,它主要形成於1938年至1945年的延安時期。它甚至也包含了當時一些黨外民主人士的理論啟發。譬如說梁漱溟,1938年春天到延安,和毛澤東一見如故。其實,梁漱溟和陳伯達研究中國傳統哲學,都有同樣的觀點,認為中國的哲學和當時從西方輸入的馬列主義有很多相通之處,我們可以把中國傳統哲學加以改造,從而建立一種中國式的馬列主義、中國式的共產主義。這一點對毛澤東深有啟發,是毛、梁持續20年友誼的重要思想基礎,也是當年毛選陳為秘書的重要前提。
毛澤東詩詞的一種解讀(5)
再一個,大家可以注意到,在毛澤東誕辰110週年前後播出的那幾個電視劇,像《長征》、《延安頌》,裡邊有一些歷史細節跟以往大相徑庭,比如,在這些電視劇裡只有周恩來——由於他的性格溫文爾雅——始終是口稱“主席”,其他人一律叫“老毛”,這是歷史的真實。這是其一。其二,大家回憶一下,在所有這些電視劇裡面,毛澤東從來沒有引經據典說“馬克思怎麼說,列寧怎麼說”,這也是真實的毛澤東。毛澤東最常說的是些什麼話呢?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之後,長征之初,實際是潰逃,我們叫戰略大轉移。這樣的局面、處境怎麼傳達給廣大將士,毛澤東用了個形象的說法,是“叫化子打狗,邊打邊走”。再比如說“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崽賣爺田心不痛”,等等,這都是湖南農民說的話,江西老表說的話。但是,他這種表述恰恰是最準確、最真實、最形象生動的,把要說的事情說出來——廣大官兵一下就聽懂了——這一點至關重要。
臺灣的毛澤東研究權威學者、《新新聞》週刊副社長楊照在他所撰寫的臺版《毛澤東語錄*導讀》開篇就說:“毛澤東是個現實的策略家,他對這個共產黨最大的貢獻,而且他之所以成為中共的領導人,正在於他從來沒有真心相信過馬克思主義教條,也沒有真正服從過共產國際的路線指示”。楊照進一步指出,毛路線由三大主題所構成:其一,“承認相當長時間中,總的形勢是敵強我弱,所以總戰略必當是持久戰,可是戰術上又必須追求有限的速決戰”;其二,“是承認中國社會的複雜性,不相信階級論、經濟決定論真的就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