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也好,照抓無誤,把箕子投入大牢。
其他忠臣見了,人人自危,都紛紛逃跑,投奔西周。
一時間,偌大的商朝,既然沒有一個忠臣。留下來的,只剩下如費仲,惡來這樣的奸臣小人。
商朝,你的末日來臨了。
六,商朝的末日
讓商朝走向滅亡的第一個人是西伯侯,也就是周文王。西伯侯被商紂抓過,自覺受了奇恥大辱,跟商紂結下深仇大恨。回國後,便籌劃滅商大計。他注意品德修行,力爭人民支援,又廣收人才,聯絡已叛商各諸侯,共圖大事。只可惜命短,沒看到勝利的一天,就已經病逝。
他的兒子周武王不辱父命,再接再厲,在商紂眾叛親離的時候,出兵攻打商紂,牧野之戰,徹底摧毀商紂的軍事力量,商紂大敗,逃回城中,登上鹿臺,穿上鑲有珍珠寶玉的衣服,引火自焚而死。
商朝就此滅亡,下一個朝代,便是周朝。 。 想看書來
第十一節 文王興國
一,周部落
周部落的始祖叫后稷,后稷是什麼人呢?咱們前面已經提過,他是個不簡單的人物,他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農業方面的專家,對當時的農業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貢獻。所以,堯帝在位時,很賞識后稷,就給了他一塊封地(封地名叫邰,具體位置不清楚,大概在西北方向),這就是周部落的起源地。
周部落在後稷後人的一代代經營下,日益壯大,由於是遺傳關係,后稷的後人一直都很注重農業發展,這其中,兩個人的貢獻比較突出,一個叫公劉,一個叫古公亶父,這兩人奠定了周國迅猛發展的堅實基礎。所以到了周文王的時候,周國已是一個農業大國,國富民強。
二,文王入獄
周文王本來不叫周文王,周文王是他的兒子周武王後來所追封。周文王原名叫姬昌,又叫西伯昌。
據史記記載,西伯昌一出生,他的爺爺古公亶父就覺得此人不凡,長大後一定會有大作為,就有心要把王位傳給他。可是西伯昌的爸爸公季是幼子,在他前面還有兩個哥哥,老大叫太伯,老二叫虞仲,為了防止他們哥倆幾個在他死後爭權奪位,古公亶父就對這兩個做哥哥的說,我們這一族,應當有王者出現,這應該是昌吧。
太伯和虞仲是聰明人,知道父親的言外之意,就離家出走,到了南蠻一帶定居,並表示永不回中原,把王位讓給公季繼承。公季去世後,這王位如古父所願,傳到了西伯昌手上。
西伯昌當然不會辜負爺爺的厚愛,即位後,仁政治國,愛民如子。周國在他的打理下,有條不紊,按正常發展的軌道進行。因此,西伯昌很得商紂的賞識,與九侯、鄂侯三人,被立為三公(具體什麼官職,史記沒有記載)。但同時,也遭到一個人的妒忌,這人就是崇國的崇侯虎。
九侯送女事件發生後,西伯昌當然不會像鄂侯那麼愚蠢,去指責商紂。他保持沉默,遠離是非。但崇侯虎卻認為這是個絕好機會,派人日夜監視,西伯昌的一聲嘆息,恰巧被崇侯虎的手下聽見,報告了崇侯虎,崇侯虎便加油添醋,誣陷西伯昌,商紂一怒之下,就把西伯昌抓了起來,囚禁於羑里(河南湯陰)。
也不知道商紂是出於何種考慮,殺人如麻的他,這次對西伯昌卻是格外開恩,沒有殺西伯昌。商紂啊商紂,誰都可以不殺,唯獨西伯昌必殺,因為這個人,將是你走向墳墓的推進人啊。
西伯昌入獄後,自知沒有幾年時間,是出不來的,倒也不著急,研究起八卦來,《周易》這玩意,就是他在監獄完成的。
西伯昌不急,他的家人可急得如鍋上的螞蟻,全家上下,亂得一團粥。西伯昌的一幫大臣也急,除了安慰西伯昌家人外,還要商量怎麼把西伯昌救出來。
商量來商量去,覺得最好的選擇,就是送財送色,收買商紂。這個方案很快得到伯昌家人的同意,他們的回答很簡單,只要能救出人,傾家蕩產都在所不惜。
於是,以閎夭為首的家臣派就開始出動了,他們找到了奸臣費仲(給了不少好處費),把一份大禮送到了商紂手上。
這份大禮包括一個絕色美人,三十七匹好馬,和無數的奇珍異寶。好傢伙,看來,伯昌家人幾乎把全家的財產都給押上了,賭的就是要商紂放人。
商紂當然眉開眼笑了,笑嘻嘻的說:“單憑送一個美女我就可以放了伯昌,更何況還有那麼多好東西呢?”由此可見,當時送的這位美女,肯定異常漂亮,只可惜史記上沒有她的名字,只知道她來自有辛氏。
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