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的珍玩來,一杯斟與寶釵,一杯斟與黛玉。妙玉自也是纖塵不染的人物,對釵、黛二人如此相待,已是同道相知的意思。但更妙的是,她竟將自己常用來吃茶的那隻綠玉斗斟茶來與寶玉喝。一個成窯五彩的小蓋鍾,只因那粗俗鄉下老婆子劉姥姥過手喝了半盞茶,妙玉就嫌髒不要了。寶玉提議乾脆送給那貧婆子算了,妙玉道:“這也罷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沒吃過的,若是我吃過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給他。”那麼這隻自己常用的綠玉斗呢?總不是特地拿來與寶玉用過之後,再把它砸了的吧?那妙玉本是蘇州人氏,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只因為本人自小多病,買了許多的替身兒都沒有用,沒辦法姑娘只好親身入了空門。也就是說,她出家並非是自覺自願的,只是救命要緊罷了。林妹妹不也是這樣的嗎?初入榮國府,她曾對眾人道:“我自來是如此,從會吃飲食時便吃藥,到今未斷,請了多少名醫修方配藥,皆不見效。那一年我才三歲時,聽見來了一個癩頭和尚,說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從。他又說;‘既捨不得,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時,從此以後總不許見哭聲;除父母之外,外姓親友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一世。’”黛玉不出家,所以躲不過宿命的劫數;妙玉出家避塵緣,可惜塵緣不斷。但是櫳翠庵乃清淨之地,妙玉與怡紅公子的緣分,也許到這相逢一盞茶就是極致了。所以她要在這杯子上留下一個長久的念紀,長夜寂寥,消解窗外的風露月光。這綠玉斗曾與紅唇玉手相親的來歷,釵、黛或許不知,寶玉也未必明瞭,他還曾褒貶道:“常言‘世法平等’,他兩個就用那樣古玩珍奇,我就是個俗器了。”這也不怪他,當局者自迷,只要看書的人知道就行了。
回頭再說釵、黛的一杯茶。寶釵與黛玉,是一部書裡最出色的兩個女子,天地的靈氣所鍾,實在是無獨有偶的,她們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型別的美麗的頂峰。兩個身份對等的姑娘合吃一盞茶,先飲的,是表示在心裡對二人的情分明白如畫:我之所以如此不避嫌疑地待你,是因為知道你對我的認同,你對我的好。在後者,也要深感兩心相照的默契,當彬彬有禮的客氣推讓轉為彼此無猜的親密時,一切盡在不言中。有人同行,從此不再孤單。 。。
天生尤物
後世說紅樓的多是男人,這倒也罷了,但不幸他們又多把自己放在清白無瑕的立場上。秦可卿身兼釵、黛之美,不由得牽動了他們“我見猶憐”的遺傳基因,一口咬定秦家女子決非自甘下流的,就算“扒灰”之說確有其事,裡面也有不得已的原因。
賈珍再不濟,也不至於惡霸地主似的逼迫自家的兒媳吧?一個垂涎三尺,一個嚴詞正色,這火還惹得起來嗎?在我的臆想中,總似萬丈高樓失腳一般,踏空頭一步,接下來,便是不由自主地向隨風淪落。
曹雪芹說秦可卿: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彷彿又重彈了紅顏禍水的老調,也罷,曹氏一個梳辮子、穿馬褂的男人,能怎樣要求他端正思想?
在紅樓裡,以風情和月貌著稱的還有另外兩個女子,仔細考究下去,她們竟是無名無姓的。尤二姐和尤三姐,本是母親改嫁帶到尤家去的,原本的姓字已不可考。至於二姐、三姐,不過是按排行對女子們的隨意稱呼罷了。長大了,出落得無比美麗,所以常常被人稱為“尤物”。尤物,應該是指那些又風騷又智慧的女子,如寶珠之光澤,雖無形,但凡見過它的人卻都會感覺到那一層極富感染力的光暈,與那種端莊的、泥雕木塑般的美人決不相同。
但是世人卻是偏愛潔淨的女人的。於是在後人改編的戲劇、電影裡,尤三姐變成那種出汙泥而不染的貞烈女子。傳統京劇中,柳湘蓮退婚時,三姐悲憤滿腔,有一段快板道:
榮寧二府人多少,貞亂賢愚自有分。
我掃盡鉛華甘素淨,白璧無瑕苦待君。
待得君來君不信,錯當夭桃誤女貞。
還君寶劍悲聲哽,且借龍泉我要表寸心。
把三姐自幼隨母親傍人門戶的尷尬屈辱都一筆勾銷了,她成了一個什麼都不曾經驗過的白璧般的女兒。在深閨,念及伊人,嬌羞一片:
他鶴立雞群世無兩,書劍飄零走四方。一曲悲歌成絕唱,他名喚那湘……喂呀,兒的娘呀!(此時應有一個水袖掩面的動作)他名喚湘蓮柳姓的郎。
也許,在世人最具普遍意義的標準裡,這就是女人的樣板。可我寧願相信,尤三姐是把柳湘蓮,當作自己生命裡的一次清洗。《紅樓夢》第六十五回,尤三姐對她的姐姐說:“咱們金玉一般的人,白白叫這兩個現世寶(賈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