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4/4 頁)
uot;獄法";,得始皇重用,擢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為胡亥之師。秦王政三十七年(210)隨駕出巡,始皇於途中發病死於沙丘(河北廣宗縣)。他怕皇子扶蘇繼位後被奪權受懲,遂與丞相李斯密謀。偽造遺詔逼迫扶蘇、大將蒙恬自殺,立胡亥為二世皇帝,自任郎中令。在職期間,居中用事,“指鹿為馬”,廣結黨羽,奢攬朝政大權,排斥異己,胡作非為。較前賦役加重,刑罰更加苛殘。官逼民反,導致了陳勝吳廣農民大起義。他做賊心虛, 隱瞞軍情,對李斯又忌又怕,於二世二年,以謀反罪將李斯父子腰斬,奪得相位。又擔心二世追究歸罪於己,便派遣其婿閻樂帶千人入宮,在望夷宮逼迫二世自殺,改立子嬰為秦王。不久陰謀敗露,朝野怨恨,被子嬰用計誘殺,並夷其三族。
李斯(?……前208)秦相臣,政治家,河南上蔡縣人。初為小吏時,見廁鼠與倉鼠覓食形態之不同而感悟人生,遂奮發進取,從師荀卿學“帝王之術”。戰國末年西入秦,先作呂不韋舍人,乘機遊說秦王政,獻滅六國之策,被任為長吏,建議派遣謀士行賄六國,離間其君臣,旋任客卿。秦王政十年,因水工鄭國渠事件,引起秦宗室貴族非議而掀起逐客風潮。斯遂上《諫逐客書》被採納,升遷廷尉。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後,接任呂不韋相國。力主廢分封推行郡縣制,焚書禁私學,厚今薄古;倡導統一法令、文字和度量衡等,強化中央集權。秦始皇沙丘病死後,屈從趙高,偽造遺詔,迫令始皇長子扶蘇、大將蒙恬自殺,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倒行逆施,荼毒天下。後遭趙高忌誣,以“謀反通敵”罪,被腰斬於咸陽東門外。其為人才高德虧,成秦又葬秦,受誣慘死,可嘆不可憐!他工於書法,尤精篆隸,相傳泰山琅邪等石刻均出於其手筆,著文有《諫逐客書》《倉頡篇》等。
第三節:
抗暴大英雄,陳勝與吳廣,
少有鴻鵠志,敢為天下倡,①②
藐視將相種,誓眾當自強,③
不甘作秦鬼,舉義大澤鄉。④
註釋:
①鴻鵠志——鴻鵠即善飛高翔的天鵝。鴻鵠志喻指遠大的志向。
②倡——此含有倡導、發難、帶頭作表率的意思。
③將相種——泛指帝王將相家族的宗室後代。
④大澤鄉——在今安徽蘄縣境內。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