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④殉法——甘為製法執法而死。
人物介紹:
秦孝公(前381—前338年)嬴姓,名渠梁,獻公之子,二十歲繼位,執政24年,為秦國一代雄主明君。即位初期,民窮國亂,兵弱主卑。受楚、魏侵迫,外交地位低下,不能參加中原各國之盟,諸侯以“夷狄待之”。孝公不甘勢弱位卑,下令求賢,銳意改革進取。於孝公三年(前359年)任用商鞅實行變法,國勢轉強。隨後又將國都自雍(陝西鳳翔)東遷至咸陽,二次變法,深化改革。廢井田,開阡陌,設郡封疆,實力猛增,諸侯畏悸,周天子致賀,大有東進問鼎,席捲天下之勢。終年44歲。
商鞅(前390—前338年)衛國(淇縣、滑縣一帶)人,公孫氏,名鞅,亦稱衛鞅。先秦法家的傑出代表,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少好刑名之學,初為魏相公叔痤家臣。曾一度被推薦給魏惠王,不受重用,於秦孝公元年入秦,進獻富國強兵之策,深得信任。公元前356年起任左庶長,立竿取信,實行變法。孝公十年因功升大良造。二十二年率師破魏再立新功,使秦國一躍而成為稱雄諸侯的強國。他也因功加封於商(陝西商州)十五邑,號商君,政聲遠播。前338年秦孝公死,惠文王立,遭太子的老師公子虔誣陷,以謀反罪被車裂,並族誅其家,以悲劇告終,可嘆更可惜。有《商君書》傳世,53歲終。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十七節:
白圭商祖師,遺風至今傳,①
經商行仁術,首倡薄賦斂,
取予急民需,樂觀趨時變,②
聞名非鉅富,貴在立風範。
扁鵲秦越人,華夏醫祖先,
守數至精明,行醫隨俗變,③④
切脈知病情,德高藝精湛。
註釋:
白圭 扁鵲
①商——指商界、商業或商人。
②取予——收受和給予。
③守數——指掌握的醫療技藝。
④隨俗變——行醫看病要因地因人施治,對症下藥。
人物介紹:
白圭 名丹,戰國初魏文侯時周(洛陽)人,比法學家李悝後。曾一度擔任遷都大梁的魏國宰相。梁惠王說他“丹之治水也逾於禹”,讓其治理黃河水患。後見魏政日非,遂離去北遊中山與齊國。又見兩國都有“五盡”亡國之兆,旋乘輿離去,西入秦國,居秦期間,悉察商鞅變法之效,且借取之營商。他經營的商品不是金銀珠寶,而是最普通最適用的農副產品和手工製品,諸如糧、棉、絲、漆、茶、酒、糖與瓷器等貨物。其經營之道為“人棄我取”,“人取我與”,“薄利多銷”,“緩進快銷”;“樂觀時變”,把握商機,急民所需。巧妙地把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之術,運用於商戰,作到通有無、調餘缺、以豐補歉,猶如旱霖雨傘,利國利民又利己。他又倡導輕斂薄賦,節衣食,忍嗜慾,主僕共苦樂,上下同悲歡。因此深受國人敬愛,說他經商是行“仁術”、施“恩惠”, 稱“良商誠賈”,被後世譽為商界之鼻祖。
扁鵲 姓秦,名越人,戰國初渤海郡啵�ê穎比吻穡┤恕I偈薄拔�松岢ぁ保�右�砍ど>�б劍�謾懊胤健保�涫硬∪四堋熬〖�逶嘀⒔帷薄K�橛瘟洩�幸劍�嫠錐�洌�蛉碩�歟�蛞絞醺咼鰨�槐茸骰頻凼鄙褚獎餿怠K韭砬ㄓ盟��鮃攪瓢咐�鞘鏊�厥��鰨閡弧⒄錼約蜃蛹玻歡�⒄鐙教�印笆�省保蝗�⑼�牒鈧��:笮幸接誶兀��攪罾鐺刀始傷�絞醭�詡海�谷舜躺敝�!妒芳恰貳ⅰ墩焦�摺分芯�興�拇�嗆鴕槳福��夜�鉳鮁У氖壯�摺! !∠肟詞槔�
第十八節:
甘德與石申,齊魏二司天,①
觀天制星表,測距探星躔。②
恆星八百餘,冠名記錄全,
發現日月食,乃天體遮掩,
合著《甘石經》,探宇開航線,③
世界天文史,開章第一篇!
李冰都江堰,歷世逾兩千,④
父子巧設計,鑿山築石堰,⑤
一江分二流,調遣隨人願,
窮川變天府,旱澇保豐產,
業昭尊“川祖”,千秋留美談!
註釋:
甘德 李冰
①司天——主管天文曆象的官吏。
②星躔——指星辰執行的軌跡。
③《甘石經》——即《甘石星經》,是我國乃至世界最早的天文曆書。
④都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