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他終生似乎不曾再談到當時的情景。
也許,老人心中,還會因為對日軍的殘暴估計不足,或心有餘而力不足,沒能疏散四鄉的村人而內疚吧。
佛說:救得一人,即救一人。何況三千。
我對友人說,若去爺爺的墓上,請替我們這些歷史的後人們說一聲——謝謝。
寶山之二
這一次,寫完寶山的戰鬥,正要給北宸寫信,求證更多當時寶山的實態時,恰好接到一位在美國的朋友的來函。他的祖父作為一名中國軍官,完整地參加了八年抗戰。我曾期望他寫一寫自己的先輩,儘管,他的祖父是一個國民黨人。
他猶豫再三,最終答應了。而他寫下的文字中,確實依然可以看到國共兩黨針鋒相對的痕跡,但是,更多地,卻只是一箇中國軍人的所見。
我把它放在這裡,或許,這就是對寶山的一個註腳。
一個國民黨軍官在淞滬抗戰中(略有刪節)
哥城
1936年,我的祖父從黃埔軍校畢業,分發西安待命,準備進入部隊,同年,紅軍由長征進入陝北。對於沒有“剿”滅紅軍,他和他的委員長一樣暴跳如雷。他每天拍案大罵,說地方部隊不爭氣,石達開敗亡的老路居然能讓紅軍殺出一條血路來。他知道紅軍是國民黨的心腹大患,紅軍的理論、主義,無論在他看來如何荒謬,可是紅軍的戰士真的視死如歸,這太可怕了,沒有任何一支軍閥可以做到這一點。。 最好的txt下載網
家國何處不入夢 序(8)
然而,他的戰友都不願意跟紅軍作戰,內戰死了,丟人現眼,還不如留著命跟日本人去拼……這時,西安事變爆發。
他進入野戰部隊,雄心勃勃地訓練士兵,然後接觸到了人間疾苦。我的祖父臨終前不讓我當兵,說當兵太苦。那碗飯,不是人吃的。舊時的軍隊,七殺54斬,士兵很受壓迫,他那時候沒那個進步詞,就是受欺負啊。他的跑回來計程車兵說紅軍不欺負人,沒有打罵,官兵平等,他詫異,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他在很久很久以後還在跟他的共產黨同學聊這個問題……
帶兵過程中,接觸到社會的不公,各地的老百姓,任人魚肉,毫無反抗之力。他也沒辦法,他只是個小排長,可是也大罵,說各地的基層官員比日本人還壞。
1937年,淞滬戰事起,他作為排長參與是役。黃埔軍校的訓練,類似於中專,側重班排營連級的訓練。日軍計程車兵,從入伍起就接受類似的訓練,單兵素質極強,可以說每個日本士兵都是黃埔學員的水平。那一戰,敗了,敗得很慘,可是敗得有尊嚴。後期的傾軋推諉是看不到的,看到的是從校尉官佐直到普通士兵義無反顧,英勇赴死的慷慨豪情。可以說,淞滬的戰士,甚至不是為了勝利而去的,而是去拼命的。他們圍攻日本海軍司令部,圍攻愛國女學,沒有掩體,就趴在空曠的操場上,不斷地射擊,打不死我就跟你拼。要在戰爭後期,這種魯莽的拼命行為,從軍官到士兵都會抗拒的,可是,在淞滬戰線上,可以說士兵是熱愛這種純粹的血勇行為的。應該說,淞滬一戰,是百年積弱備受欺凌的中國的第一次總爆發。攻擊的時候,連司務長都拎著菜刀跟著一窩蜂往上衝,白天抗不過炮擊,夜裡突上去,真拼命啊。一個連,138人,打了*天,剩下38個活人,各個帶傷。青幫紅幫的弟兄送情報,後方慰問送飯,應該說,這是全民族的總爆發了。然後,依然是敗了,部隊撤出南京,狼狽突圍,傷口時好時壞,此後經過整補,參加臺兒莊戰鬥,雖然勝利了,參戰計程車兵都知道是絕對的慘勝。一個師團的日軍,左衝右突,所向披靡,我們用多少部隊的圍毆,才把它打跑了,不能殲滅。
1938年在河南,我的祖父已經是營長了,帶的一個營被日軍騎兵衝散,差點自殺。然後,是汪精衛降了,一片低迷……
講個花絮吧,他的一個戰友,黃埔跟他同期,戰死在上海。他的妻子找尋了50年,一直找到新疆。直到80年代聽到我祖父親口告訴她,親眼看見她的丈夫在衝鋒時被打死,傷口有碗口大小。然後,她就昏倒了。回家不久就死去了。我牢牢記著祖父的話,我們,欠她們的,當我們有能力時,要回報她的後人。
電話裡,他對這位尋找丈夫50年的妻子,有更細緻的描述——“她昏倒後醒來,只說了一句話:“好,你死在打日本的戰場上,不枉我為你守了五十年。”
那一刻,電話兩邊,都有熱淚在奔湧。
我已不必向北宸詢問。
淞滬開戰後,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